蜜蜂职场文库 > 工作报告 > 浦东政府工作报告

浦东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小龙 工作报告

浦东政府工作报告(精选3篇)

浦东新区(Pudong New Distric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的一个副省级市辖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浦东政府工作报告,希望对你有用!

浦东政府工作报告(篇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一年来,新区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完成了新区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新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全市出台的稳增长、促转型重大举措,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1%,过去五年年均增长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700亿元,过去五年累计超过8000亿元。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2%,比2010年提高近16个百分点,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巩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3.7%,总量是五年前的1.85倍。区属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逐年下降。社会民生不断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8.6%,其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0%以上,两区合并以来增幅连续快于城镇居民。年均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十二五”期间累计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890万平方米,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浦东群众。

(二)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完成自贸试验区扩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整,自贸区管委会与新区政府合署办公后,新的管理体制运行平稳。贯彻落实上海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各项改革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投资管理制度创新持续深化,在新扩片区全面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企业准入“单一窗口”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率先开展企业住所集中登记和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贸易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推出“空检海放”等32项贸易便利化举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1.0版上线运行,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扩大到保税区域内所有符合条件的仓储物流企业。金融开放创新有力推进,落实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方案,启动自由贸易账户境外融资和外币服务功能,跨境人民币结算、本外币双向资金池等业务实现规模化运作。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先行先试举措,促进了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功能进一步拓展延伸。

(三)“四个中心”核心功能有新提升。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完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设立,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落户,黄金、外汇、期货等一批国际金融交易平台正式运行,全年新增各类金融机构超过3000家,证券、期货市场成交额比上年增长一倍以上。贸易创新步伐加快,跨境电商、融资租赁、平行进口汽车、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等新型贸易模式不断涌现,商品销售总额近3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6903.7亿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16家。航运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扩大海运和空运国际中转集拼等创新业务规模,洋山港水水中转和国际中转箱量占比分别达到48.9%和9.5%,浦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6000万人次。双向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实到外资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3%,对外直接投资中方投资额2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倍。新增内资注册资本超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倍。

(四)科创中心建设有力推进。全面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率先落实市科创中心建设方案,研究出台新区行动方案。围绕产城融合、功能创新、产业发展、品质提升和众创空间建设,推动张江从科技园区向科技城转型升级。加强自贸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获得批准。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开盘,新增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家,新认定市、区两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3家,推出新区“人才创新创业14条”,率先试点永久居留、人才签证、外国留学生直接就业等政策。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达到3.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预计达到35件。

(五)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多渠道扩大和促进就业,帮助1.6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和稳定就业,成功扶持1825人创业,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范围内。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120元、惠及14.5万人,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比上年提高500元、惠及27.6万人。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医保统筹,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保联网。推进养老服务创新,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建成6家长者照护之家,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成77家农村养老睦邻互助点,为5.95万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新增养老床位1287张。全年累计救助帮困近150万人次、发放各类救助帮困金6.6亿元。全年新开工和筹措各类保障性住房304万平方米、竣工131.87万平方米,完成3029户在外逾期过渡居民回搬。大力推进城中村等旧区改造、受益居民4068户,新增廉租住房受益家庭744户。市、区两级52项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文化和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和上海轻音乐团落户浦东。“东方财经·浦东”频道正式开播。成功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和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系列活动。推进教育整体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开展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试点,深化特色高中创建工作,开展“教育六条”试点,全年新开办中小幼学校22所。获评全国老年远程教育示范区。在全国首届青年运动会等体育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圆满完成射箭世界杯、花样滑冰世锦赛等赛事承办和服务保障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卫生八条”成效进一步显现,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加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妇幼保健、传染病控制处于历史较好水平。人口计生、合作交流、应急管理、外事工作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司法、双拥、对台、民族、宗教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加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全区家庭农场累计达到446家,由家庭农场经营的粮田面积达到40%。全面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率达到73.9%,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公开交易试点。增强农民增收“造血”机制,市、区两级经济薄弱村综合帮扶工作力度加大。在全面完成村庄改造和加强长效管理的基础上,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

(六)城市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中环线浦东段东段建成通车,杨高路改建工程开工,迪士尼外围市政配套、东靖路等大居市政配套项目基本建成。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迪士尼专线建成,9号线东延伸段、10号线二期、13号线二期三期、14号线、18号线加快推进。配合推进周家嘴路隧道等一批越江交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力度。滨江森林公园二期、南汇生态专项、三林和张家浜楔形绿地加快推进,新增林地面积3100亩,城市绿化建设养护标准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完成中小燃煤(重油)锅炉、窑炉的清洁能源替代,淘汰黄标车9023辆。实施经营性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全年立项429公顷。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关停转迁印染、金属压延、四大工艺、危险化学品、低效用地企业合计400多家。城市综合管理切实加强。建立集中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多合一”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挂牌。强力推进合庆地区环境综合整治,G1501以东地区拆除违法建筑73.9万平方米,黎明垃圾填埋场实现封场转场,完成畜禽退养2.4万头标准猪,一批道路、桥梁、河道得到修缮整治。“三违”整治保持高压态势,全年拆除存量超过800万平方米。人口服务管理继续加强,常住人口保持稳定。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完成街道体制改革,启动镇级体制改革。完成街镇网格化平台建设,实现全区网格化综合管理全覆盖。组建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完善镇管社区工作机制,顺利完成村居委换届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管理,城市运行平稳有序,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奋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离不开全国人民和兄弟区县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向参与浦东开发建设的全体劳动者和全区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支持浦东开发开放的中央各部委和兄弟省区市、全市各部门,向在浦东的驻沪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关心和支持浦东发展的海内外友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创新引领发展的动力还不强,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文化氛围和政策环境还不够完善。水、大气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更加突显。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矛盾仍很突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难度较大,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人民群众对民生保障、城市管理、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仍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需要用更大力气化解。我们要敢于直面问题,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努力在突破瓶颈、化解难题、补齐短板上取得更大突破。

二、关于《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根据《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关于制定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政府制定了《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一)“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考虑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性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力开创浦东“二次创业”新局面。

“十三五” 时期浦东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高举浦东开发开放旗帜,坚定不移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和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中的先行者,建设开放、创新、高品质的浦东,成为上海“四个中心”和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风貌的核心功能区。

“十三五”时期浦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到年,基本建成上海“四个中心” 核心功能区,基本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框架,基本建成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风貌的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率先构建与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一是创新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改善,经济增长动力进一步转换。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3左右,金融、航运、贸易等跨境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各新增50家。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保持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三是城市品质显著提升。文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区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森林覆盖率达到18%,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四是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一轴四带”城市发展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以“主城区-新城-新市镇-村庄”为架构的四级城镇体系基本确立。五是依法治区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贯彻落实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努力建设法治政府、高效政府和诚信政府。这些目标和指标,充分体现了国家要求、回应了群众期盼,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和责任使命,必须全力以赴、确保完成。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的重点任务:

一是推进创新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使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是中央对全市和浦东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对标世界一流,聚焦张江科技城,打造创新走廊,深化“双自联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和活力,奋力推进科创中心建设。要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产业支撑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能级提升,着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要着眼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高陆家嘴金融城集聚辐射能力,增强浦东国际空港和洋山深水港枢纽功能,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创新突破。

二是推进协调发展,增强开发建设整体协同性。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着力补齐短板、强化底线约束。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558万以内。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805平方公里以内。优化城市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城市化地区、重点开发区域、城郊地区、农村地区等各类地区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高水平城乡发展一体化。高品质推进重点区域开发,更加注重产城融合、功能提升。按照管为本、重体系、补短板的要求,全面构建安全、高效、畅达、绿色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浦东文化活力和影响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始终把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底线,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努力探索符合特大型城区特点的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新路。

三是推进绿色发展,共建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空间布局、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以生态廊道、郊野公园、楔形绿地、森林公园等建设为载体,大规模增加林地面积,构建形态多元、功能复合的城市生态空间。实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中小河道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加快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环境质量改善看得见、感受得到。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四是推进开放发展,率先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全方位拓展双向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使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自贸试验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积极参与和主动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提升“引进来”的能级和水平,拓展“走出去”的领域和空间,鼓励总部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五是推进共享发展,让改革和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和社会事业体系,使全体居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注重解决就业结构性问题,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深度老龄化,坚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加快建设服务供给、需求评估、服务保障、政策支撑、行业监管“五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应保尽保。完善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房、公共租赁住房、征收安置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更加重视保障公平、提升质量,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三、全力做好“十三五”开局工作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我们要按照中央和市委、区委的部署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推进结构性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年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持续增长,区属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降低。

今年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开放度更高、便利化更优为目标,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与“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联动,加强与综合配套改革联动,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保持扩大开放先发优势。

努力建设高度开放的自贸试验区。深化以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创新。实行内外资企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制度,推动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开放举措加快落地,拓展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功能。完善境外投资备案管理制度,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深化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对标国际、系统设计贸易便利化环境,构建覆盖贸易主要环节和监管部门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扩大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范围和类型,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动航运保险、船舶管理等领域制度创新,促进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以保税区为先导,努力在跨境投资、跨境电商、离岸业务、贸易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深化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制度创新。加强自贸试验区与金融中心联动,集聚一批高能级的功能性机构和平台,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金融业对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开放,促进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健康发展。

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着力建设总部经济高地和民营经济高地,集聚更多金融、航运、贸易总部企业,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和服务辐射能力。支持国内企业以自贸试验区为平台、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为重点走出去,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打造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强中小微企业服务,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积极推动跨区域产业合作,帮助对口支援地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二)以世界一流科技城为核心,全面推动科创中心建设。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优化创新空间布局,狠抓政策落实和项目落地,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高密度集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载体,集聚一批国家大科学设施、创新型科研机构和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引进一批国际高端研发机构、民营科技企业总部和小微创新企业,推动一批面向国际、具有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平台和载体建设,打造高度活跃的创新生态系统。

高效率转化科技创新成果。打破阻碍产学研用结合的各种瓶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更快捷更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民用航空、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提升发展能级、促进集群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渗透、协同发展。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发展,培育壮大“四新”经济。加强智慧城市建设。

高强度夯实人才基础保障。落实国家、全市和新区各类人才计划,以重点产业、重点园区为载体,加快集聚更多高层次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落实全市“人才新政20条”、新区“人才创新创业14条”,推进在沪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沪就业、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委托社会机构遴选杰出人才等改革试点。积极探索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优化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坚持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努力构建最高效的“双自联动”示范区域。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促进金融城与科技城联动,发挥国资创投引导功能,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国有企业考评机制,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试点,用好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建设面向国际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配套服务,完善科技城生态景观、商业文化、市政交通等配套,提升城市功能和环境品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支持新型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

(三)以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为重点,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集中力量办成一批群众关切的民生实事。

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推广电子商务等新型创业模式,创业带动就业2万人,直接帮扶2000人成功创业。扩大为老服务、重大项目、市容绿化等领域的就业容量,帮助大龄失业、长期失业等困难群体稳定就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

切实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建设老年宜居社区,新增长者照护之家7家,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家。加强医养结合,新增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4家,扩大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试点。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探索公私合营建设运营模式,全年新增养老床位1200张。全面建立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机制,推动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医疗护理、老年养老机构和老年护理机构有序衔接。

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征收安置房、公共租赁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管理,建设和筹措区属保障性住房143万平方米,完成3000户在外逾期过渡居民回搬。加快大型居住社区配套设施建设,通过代理经租、回购等方式,加强保障性住房售后管理服务。推进城中村、二级旧里以下和郊区城镇危棚简屋改造,旧区改造受益居民4500户,对符合廉租住房条件家庭做到应保尽保。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扩大基础教育阶段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试点,推动管理、课程、师资和设施设备等资源共享,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全年新开办中小幼学校23所。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完善体育场馆、体育赛事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

推进健康浦东建设。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推进居民健康促进行动。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公立医院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新一轮标准化建设。推进祝桥、新场等卫生项目开工。积极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切实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外事工作,不断加强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作。

抓好实事工程。完成10大类区级实事项目,实施旧住房小区综合整新约80万平方米,完成约2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完成120台使用15年以上老旧电梯安全检测评估,新建改建标准化菜场20家、中心菜场2家、限时菜场6家、生鲜菜店5家,放映公益电影1万场,建设30公里慢行步道。

(四)以规划为引领,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品质。优化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提升开发建设品质,构建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城市发展格局。

高品质推进重点区域开发。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世博前滩、航空城等新兴区域,加快功能培育,加强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国际旅游度假区,全力做好迪士尼项目高质量交付和开园准备,确保核心区安全有序、高品质运营和良好的游客体验,推进发展功能区城市自然生态公园等项目建设。临港地区,突出低碳生活、绿色交通、海绵城市等建设理念,努力打造未来之城。全面启动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打造一批功能性平台,加快极地海洋世界、冰雪世界等重大项目建设。世博前滩地区,推进一批功能性项目、公共配套和生态景观工程建设,集聚一批央企、民企和跨国企业总部,世博央企总部集聚区实现入驻。依托浦东国际机场、航空产业基地,规划建设高水平航空城。陆家嘴、金桥、张江、外高桥等成熟区域,试点城市更新,强化主导功能、完善配套功能,增加公共空间、提升文化内涵。

高标准建设综合交通体系。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提升公交出行的便捷性、舒适感和吸引力,倡导绿色低碳交通出行模式。加密轨道交通网,加快推进9号线东延伸段、10号线二期等90公里左右轨道交通线建设。优化地面公交网,加强与轨道交通、重点区域、机场、港口等之间的无缝衔接。完善快速骨干路网,推动S3高速路建设,东西通道、杨高路改建工程加快推进。畅通越江交通网,推动龙水南路、江浦路等隧道建设。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配合推进浦东机场扩建工程、洋山深水港四期、沪通铁路建设,逐步构建衔接国际国内、辐射周边区域的“公铁海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结合滨江滨水开放空间、公共绿地、生态廊道等,推进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启动黄浦江滨江步道和骑行道贯通工程。

高强度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滨江森林公园二期、南汇生态专项建设,启动三林和张家浜楔形绿地、合庆和老港郊野公园等建设,全年新增林地14500亩。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开展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专项治理,强化工地、道路、码头的扬尘控制,落实空气质量保障应急办法。加快水环境治理,进一步畅通水网水系、完成367公里河道轮疏整治,推进海滨、临港等污水厂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1%以上。强力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合庆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力拆除合庆G1501以东区域违法建筑、龙东支路拓宽等工程竣工,加强对合庆延伸地块及曹路相关区域、三林周边城郊结合地区、老港及大治河两岸、国际旅游度假区周边等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产能400项,印染、金属压延实现全行业退出。

高水平抓好城市综合管理。坚持把城市运行安全放在首位,从严从细落实安全责任,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管执法,健全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提升网格化管理功能,拓展管理区域和服务时间,强化街镇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加强应急演练。保持“三违”整治高压态势,重点整治涉及建设用地减量化、人口调控、公共安全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三违”问题,全年拆除存量800万平方米。坚持就业、居住、公共服务等多管齐下,加强人口综合服务管理。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基层公共事务共商共治,加强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和信访稳定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增强文化软实力,打造魅力新浦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高质量文化产品服务的提供能力,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构建“一环一带一面”文化布局。推进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浦东群艺馆等项目建设,打造环世纪公园文化圈;推进上海大歌剧院、浦东美术馆等项目建设,打造浦江东岸文化集聚带;结合重点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片区中心。加强新场、横沔、川沙、高桥等古镇保护开发,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验收为契机,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建设“文化浦东云”,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数字化服务,推进全民阅读。持续打造一批重大文化活动品牌,丰富浦东文化内涵。创新公共文化供给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让更多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激发文创产业活力。进一步用好自贸试验区文化开放措施,促进影视制作、演出经纪等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贸易、体育等跨界融合,提升视频视讯、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能级。做大文化版权交易规模,建成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二期,构建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

(六)加大统筹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大都市新郊区。

优化城镇结构体系。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分类推进镇域发展,加强开发区与周边镇联动发展,增强特色镇综合服务功能,做实撤制镇基本管理单元,做好历史文化名镇规划编制,加强镇管社区管理服务。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力度,推进孙桥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高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都市现代农业。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适度规模经营,全区粮食种植比重达到70%,实现45%的粮田由家庭农场经营。全面推进畜禽退养,完成退养27万头标准猪,防控和减少农业污染。加大对纯农地区支持力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实施离土农民专项就业计划,鼓励引导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跨街镇就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进书院塘北村、周浦旗杆村等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让农村更具乡土韵味、更多自然景致。注重保护传统江南乡村特色,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推动农民集中居住,鼓励农民进镇进城居住生活。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向郊区农村倾斜,加强农村养老、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建设。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加快承包经营权流转公开市场建设。推进镇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租赁交易管理,开展“村资镇管”试点。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建立集体建设用地跨村流转机制。完善农村综合帮扶措施,引入专业化团队开发经营“造血”项目。

四、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转变职能、提高效能、改进作风,政府自身建设明显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推出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1.0版,全面取消区级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行政权力,全面取消区级“红顶”中介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框架初步确立,实施企业年报公示等基础性制度和专业监管制度。以方便企业和市民办事为目标的网上政务大厅建成运行,以信用信息归集和应用为核心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扩大财政信息公开范围,首次实现“三本预算”联动公开。出台政府购买服务意见及配套政策。加强审计监督,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出台浦东“国资国企改革18条”,新一轮改革顺利推进。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重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5件、政协提案272件,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但是,政府自身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政府职能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转型的新形势、新要求,越位、缺位、错位问题仍然存在。行政效率还不够高,工作推进落实不力、服务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存在。少数政府工作人员作风不严不实,不担当、不作为现象仍有发生。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有力的举措整改问题,以扎实的成效取信于民。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做好今年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将按照自贸试验区建设理念,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主动探索完整一级地方政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

(一)全面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减审批、强监管、优服务,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聚焦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许可事项,取消一批、改为备案一批、实行告知承诺一批,对保留的许可证审批事项,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对非许可类的审批事项,争取再取消一批、实施告知承诺一批。推行清单管理模式,编制发布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2.0版,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目录化、标准化管理。推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信息互联共享、证照监管协同、诚信自律结合、行业社会共治、风险预警及时的综合监管体系。以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环境保护等领域为重点,实施分行业监管方案。发布抽查事项清单,实行监管对象和监管人员“双随机”,切实提高监管效率。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实施规范化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扩大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试编范围,完善绩效预算管理制度,深化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和公务卡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政府债务管理改革,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

(二)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坚持问题导向,更多运用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方式,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

推进电子政府建设。加大政务云建设和应用力度,为新区各部门提供统一的信息基础设施、通用业务服务,构建信息资源目录动态体系。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所有部门办事系统接入网上政务大厅,建设政府服务“单一窗口”。推进政府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基本实现工商登记、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点信息的共享使用,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强政府运行基础制度建设。全面推行政府目标管理,改进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的制定报告制度,建立更有力的重点工作督查机制,开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估考评。发布行政协助事项清单,建立部门协同配合机制,努力形成更加有序有效的政府运行体系。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和规模,推动政府公益性服务项目专业化运作。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启动建设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二期,加快推进各部门公共信用信息的采集、共享和应用。开展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试点,重点在市场监管、税收征管、环境保护等领域,建立健全“守信多方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深化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加大企业年报、经营异常名录等信息公示力度。

(三)全面加强执行力建设。坚持法治思维,健全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深化依法行政。深化行政执法相对集中统一,不断健全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综合执法体系。强化落实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推行规范性文件草案主动征求公众意见制度及出台后的解读制度。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积极落实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制度。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切实做到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权履职。

强化监督机制。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加强对重大政策落实、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监督。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会的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司法、舆论、社会监督。

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问题,认真贯彻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推广公务员岗位履职责任制,推行分级分类培训,提高公务员履职能力。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始终牢记群众观点,一心为民,勤勉干事,无愧岗位职责,不负人民重托。

各位代表:宏伟蓝图已绘就,奋发有为正当时。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牢牢把握自贸试验区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重大机遇,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浦东“二次创业”迈出新的步伐!

浦东政府工作报告(篇2)

浦东新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两年多,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市九次党代会和新区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促进浦东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抢抓机遇,锐意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了良好势头。

一、采取切实有力措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两年多来,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2008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浦东的影响逐步显现,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浦东自身发展转型的严峻挑战,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决策和市委、市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及时采取有力举措,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150.9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2.61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28.6%和69.7%。今年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604.98亿元,同比增长6.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4.96亿元,同比下降4.8%。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充分发挥投资在保增长、促转型中的积极作用,以世博配套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社会事业项目等为重点,着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2008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2.68亿元,比2006年增长32.2%。今年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6.34亿元,同比增长7.2%。

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以提升商业能级为抓手,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008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6.89亿元、商品销售总额4646.7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1.7%和57.8%。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销售总额分别完成292.92亿元和245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2.2%。

进出口贸易保持增长。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优化外贸和商务发展环境,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工作。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正式获批。200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49.59亿元,比2006年增长35.1%;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34.34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6.6%。今年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同比增长4.0%,但进出口贸易有所回落。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着眼于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两年多来,我们坚持在发展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和市相关实施意见,抓紧出台相关政策和举措。2008年新区三二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4:45.4:0.2。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全面落实国家和上海市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并实施了《浦东新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的意见》和《浦东新区进一步推进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加快推进商务楼宇等空间载体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金融核心功能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金融、现代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2007、2008年金融业增加值占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7.0%和17.6%,2008年中外资金融机构总数达到544家,比2006年净增141家。依托外高桥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推进现代物流与航运、贸易联动发展。积极争取设立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并获国务院批准。2007、2008年外高桥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556.8和1538.7万标准箱,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251.2和263万吨。以世博会筹办为契机,加快会展旅游资源整合,推进重点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2008年旅游收入达到72.22亿元,比2006年增长7.4%;举办各类会展面积达到392万平方米,比2006年增长30.2%。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出台并实施《浦东新区促进自主创新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加大企业技术开发费用150%税收抵扣政策实施力度。围绕资本主线,努力构筑多途径资本支持方式,初步建立科技投融资体系框架。创新科技投融资体制取得突破。积极推动设立种子基金和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基金。发起设立科技金融服务公司,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信用互助等融资创新试点,两年多来共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2.67亿元,进一步缓解了科技企业的融资难瓶颈。政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作用进一步发挥,截至2008年底,引导基金以7.5亿元的投入,引导总规模300亿元的创投资本集聚浦东,向新区科技企业实际投资34.24亿元。创新资源进一步集聚。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与上海市平台资源对接,建立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浦东服务中心,新认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6个。截至2008年底浦东已拥有国家级基地14个、国家级园区6个。中科院浦东科技园落户新区,一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亚洲排名第一、每秒运算速度超过200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魔方”落户浦东并投入运行。建成上海光源工程。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2008年,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3065件,每百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达到1003件,高新技术转化项目认定105项,累计申请国家重大专项159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4%。2008年底,新区研发机构数达到297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98家。2007、2008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9项,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和“国家科普示范城区”称号。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聚焦重点领域,拓展发展空间,积极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落户浦东,研发中心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壮大、能级提升,上海天马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光电子、新能源等基地加快建设。推进金桥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通用汽车亚太总部、华为基地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坚持把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的重要抓手,注重政府引导,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鼓励全社会参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大力推进重点节能项目建设,加大对商务楼宇、生活用能等薄弱环节的节能管理力度,切实加强目标责任考核。2008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区属)为0.302吨标准煤,比2006年下降8.2%;万元生产总值取水量下降到22.6立方米,比2006年下降12%;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6年分别降低11%和5%。

三、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新进展

两年多来,我们紧紧围绕“三个着力”,聚焦中央要求、上海需要和浦东自身发展三个层面的结合点,进一步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各项工作,完成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2005-2007年),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确定的改革事项有序推进。

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一批国家层面的改革试点取得较大突破。跨国公司外汇管理方式改革“九条措施”试点范围扩大到200多家跨国公司和银行。国家质检总局出台支持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十四条政策”,上海海关发布支持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10项政策,“大通关”制度不断完善,浦东口岸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服务外包试点扎实推进,浦东新区成为首批“中国服务外包基地上海示范区”。首批开展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累计交易金额达到3364.7万美元。设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和科技金融服务公司。新华社金融信息平台上海总部落户浦东,CFC大厦成功奠基。两家小额贷款公司首批获准,累计为从事“三农”和高科技产业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1.91亿元。成立国内首家信托登记机构上海信托登记中心,率先推出国内首批资产证券化产品。成立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陆家嘴金融法庭和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金融犯罪公诉处,金融法制环境进一步完善。在张江园区开展生物医药企业入境材料检验检疫改革试点和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新模式试点。张江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火炬创新试验城区等试点顺利推进。

积极争取全市各方面对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大力支持。为进一步促进和保障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市人大出台了《关于促进和保障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浦东综改的法制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市政府在2007年和2008年先后两次下放事权,在规划管理、财税管理、土地管理、环保市容、自主创新、人口管理、投资项目管理、社会事业管理、价格管理、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共下放了28项事权。市政协积极开展调研,多次听取浦东综改情况汇报,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等部门先后将一批改革试点放在浦东。

浦东自身层面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积极探索科技投融资改革,成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试点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探索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自愿、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区域性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制定了浦东新区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见、导则和三年行动纲要,制定上报的“上海市企业社会责任地方标准”成为我国首个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省级地方标准。2008年,新区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聚焦陆家嘴、聚焦张江为重点,推进实施了8项改革方案和政策,即行政审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市场准入审批、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投资项目审批等4项专项改革方案,人才、金融、自主创新、服务业发展等4项政策。取消或停缓征23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内资企业登记注册时限从35个工作日压缩到11个工作日。进一步精简环节、缩短时限、优化流程,探索实行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制度和行政许可网上运行试点。

四、围绕世博配套建设,城市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

两年多来,新区承担的世博会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相关筹办工作积极开展。以此为契机,新区城市建设进入新一轮高峰,城市市容环境管理进一步加强。

重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以“两环两道”为重点的世博配套工程按计划节点推进,中环线、机场北通道、东西通道、内环线改造等配套道路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初步形成网络。浦东已建和在建的轨道交通达到9条,其中全长33公里、全程都在浦东的轨道交通6号线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8号线南延伸段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7号线浦东段、9号线二期浦东段、11号线浦东段、12号线浦东段、13号线世博园区专用交通联络线、14号线浦东段等7条轨道交通抓紧建设。越江隧道加快实施,上中路、人民路、新建路、军工路、西藏路、长江西路、打浦路复线和龙耀路隧道等8条越江隧道前期工作顺利完成,主体工程加快推进。杨高南路、张杨路等一批道路完成改造,沪南路、浦东南路、浦东北路、港城路等一批主次干道建设加快实施。

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编制并实施《浦东新区迎世博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600天行动计划》,全面启动迎世博市容市貌改观工程、市民生活环境改善工程、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工程等3大类、35项工程,各项整治任务抓紧实施。围绕“让马路干净起来”的目标,进行了迎奥运百日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了乱设摊、户外广告、工地施工和渣土运输等专项整治,完成125条(段)道路整治任务。城市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延伸,数字化社区管理试点有序推进,网格化平台的管理服务区域、时间、领域和功能不断拓展,城市网格化管理案卷办结率达到98.5%。城市管理执法体制进一步完善,执法管理水平有新提高。针对世博配套工程建设带来的交通和环境压力,坚持综合治理,加强施工管理,想方设法减少对市民生活和交通出行的影响。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区,完成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了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深入开展“生态家庭你我他”等环保宣传活动。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2007年到2008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由90%上升到92.6%,污水纳管率由74%上升到77.1%,绿化覆盖率保持在37%以上。

五、加强民生保障工作,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推进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切实改善民生。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06年增长29.6%和26.3%。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2007、2008年新增就业岗位27.22万个,登记失业人数由2006年底的4.26万人下降到2008年底的3.91万人。制定并实施鼓励扶持市民创业行动计划、市民创业贷款担保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举措,进一步推进“政银、政企、政社”合作,支持2085人实现创业,发放鼓励市民创业资金194.2万元。加大对零就业家庭和托底安置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力度,2007、2008年共帮助3.39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及时启动稳定岗位、职业培训、就业援助和鼓励扶持市民创业等特别行动计划,2009年安排促进就业资金3.42亿元。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政策覆盖面不断扩大,2007、2008年累计将1万名高龄无保老人纳入保障体系,将7.2万名征地养老人员纳入镇保。制定并实施《浦东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在全市率先实行农保区级统筹,全区农村缴费人数达2.3万人,农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60.8万人。制定并实施《浦东新区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意见》,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2007、2008年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建成3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为27792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推进残疾人就业,帮助1180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切实解决住房、公交等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率先开展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试点,试点范围由双困家庭扩大到低收入群体。2007、2008年共新增廉租房家庭2328户,享受廉租住房政策的居民家庭累计达到4400多户。加大配套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2007、2008年新开工面积分别达到234.83万平方米和100.21万平方米。在金桥、高东等镇开展外来产业工人集中居住试点。启动重点地区“厂中村”改造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旧改动迁新机制,在塘一塘二地块开展旧改征询制试点。对新区142个居住小区和2700幢旧住房进行综合改造,完成了二次供水改造1757户。率先实施公交体制改革,浦东公交公司正式成立。加快建设公交基础设施,更新公交车1351辆,建成轨道交通公交换乘枢纽4处、公交停车场2处。优化公交线网,新辟、延伸和调整公交线路135条,创建92条迎世博示范线路,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公交目标。完成19个菜场标准化改造。

六、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配套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稳步推进设施农业、科技农业和服务农业的发展。农业企业、合作社贷款担保等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设施粮田和菜田、标准化养殖场和园艺场等建设积极推进,新建设施菜田9570.3亩,园艺场增加到6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增加到83家。加强源头控制,加强农产品安全管理。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不断加强,非农就业比重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加完善,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合作医疗基金筹集标准和合作医疗经济补偿标准实现全区统一,新区人均基金筹集标准和大病重病补偿标准,以及村卫生室门急诊补偿比例都处于全市前列。农村人均月养老金达到449元,比2006年底提高64.77%。

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全面完成镇级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村级体制综合改革。稳妥推进撤制村队集体资产处置工作。完善村级财务预决算管理和规范化管理,规范村务议事决策程序,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建立基本农田区域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加强集体土地管理,全面开展第二轮土地延包完善工作。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推进曹路镇承包土地市场流转试点。

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加快川沙、曹路、唐镇、外高桥四个新市镇建设。开展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的新农村环境建设行动,实施“百村千厂万户”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按照“公建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美、民宅村容整洁、农村特色浓郁、居住安全文明”的目标,制定《浦东新区村庄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2008年完成川沙、合庆、曹路等3个镇15个村的改造,惠及2.58万人。

七、坚持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两年多来,我们进一步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社会事业内涵式、均衡化发展。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城郊办学联合体和结对帮困工作,支持城区优秀教师到郊区支教,2007、2008年共有84名教师实现双向交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教育“管办评”联动机制,推动高校通过合作、共建或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参与浦东基础教育。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努力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做好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继续改善来沪从业人员子女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对非户籍人口的覆盖面,2008年来沪从业人员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提高到66.1%。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进市级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建设。制定并实施2006-2008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7、2008年共新建幼儿园30所。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被国家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医疗卫生改革积极推进。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并完成《浦东新区第二轮公共卫生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06-2008年)》、《浦东新区第二轮健康城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6-2008年)》。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机制和村卫生室基本药品零差率政策,完成163所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第七人民医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疗联合体,基本实现技术、检验、信息资源共享、双向转诊。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启动并加快推进长征医院、第一妇婴保健院搬迁浦东工作,加快东方医院、公利医院和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及浦东医院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推进中医药进社区,成功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积极申报并创建“全国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市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市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1.78岁。全面落实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努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载体,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浦东图书馆新馆实现结构封顶,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和三林世博文化中心相继建成,农村文化综合信息服务点和农家书屋分别达到156个和101家。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试点,2007、2008年共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改造4.8万户。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和“动漫谷”建设,文化投融资服务平台和外高桥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投入运营,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揭牌。以迎奥运、迎世博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上海赛区相关任务和奥运会火炬接力浦东段传递以及中国乒乓球大奖赛、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等重要赛事活动。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在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新区代表团金牌、奖牌和总分均创上海参加历届城运会最佳成绩。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完成源深体育中心综合改造工程,建成26片社区公共运动场和93片农村体育健身家园。配合做好东方体育中心建设有关工作。

人才高地建设取得新成果。坚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人才服务工作,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创业发展环境。制定并实施《浦东新区支持鼓励人才若干意见》,着力解决人才关心的户籍、住房、激励等问题。以“__”实施为契机,积极搭建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配套服务。2007、2008年共引进各类人才3060人,办理人才引进居住证32980人。加快推进人才安居工程,两年共建成各类人才公寓5224套、56万平方米。

八、社会管理和服务不断完善,社会秩序保持和谐稳定

两年多来,以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为重点,做好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建设,12个街道全部创建为“上海市社区建设模范街道”,9个街道创建为“上海市和谐示范街道”,443个居委会创建为“上海市和谐示范居委会”。新区申报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通过初审。新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加强居委会建设,探索试点居委会综合减负机制。

社会组织快速发展。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与管理职能。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新区社会组织达到792家,比2006年增加211家。率先开展行业协会登记改革试点,截至今年上半年,行业协会达到19家,比2006年增加11家。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社工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试点,截至今年上半年,新区已有专业社工1200名,专业社工机构12家。

来沪从业人员管理和服务得到加强。坚持实有人口属地化管理,积极探索来沪从业人员管理和服务新办法。率先建立来沪人员就业保障服务站,逐步实现23个街镇全覆盖,为来沪人员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开展来沪从业人员集中居住试点,建设蓝领公寓6万平方米。继续实施“彩虹计划”,2007、2008年共完成4万名外来已婚育龄妇女妇科普查,2万名外来女孩意外伤害保险等项目。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切实加强信访工作,2007、2008年共受理群众来信31213件、来访来电11217批次。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着力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着力消除安全隐患,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对台经贸工作不断深化,交流互访大大增加。民族、宗教、侨务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武装和国防动员工作扎实推进。继续做好双拥工作,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区。全力做好支援抗震救灾工作,支持都江堰灾后重建取得新进展。

九、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坚持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围绕把浦东新区建设成为“全市行政效能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的地区”的目标,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进街道财政保障机制改革,街道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加强。进一步发挥市民中心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政社合作、政社互动,加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共财力安排向重大建设项目、民生保障和“三农”等方面倾斜。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2007年正式启动国库单一帐户体系试点,目前试点已扩大至基层预算单位。贯彻以绩效为导向的“零基”原则,深化绩效预算改革,2008年绩效评价资金扩大到106亿元。

着力提高行政效能和行政透明度。深化电子政务建设,拓展政府在线服务项目,网上办事功能进一步增强。深化落实投诉制、问责制、电子监察制和评估制等“四项制度”。行政效能投诉点覆盖至各功能区域和街镇行政审批大厅、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启动了电子监察一体化工作,对进驻市民中心的125个审批和办事事项实现了电子监察。开展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推进网上公开、网上办公和网上监督,浦东新区被命名为“全国政务公开示范点”。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综合执法体制,进一步促进规范执法。行政复议工作进一步加强。着力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进一步落实。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对财政预算的监督,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审计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的动态监控工作扎实推进。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和书面意见、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

着力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公务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新举措。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加强。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提高公务员政治和业务素养,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聘任制改革试点,顺利完成首批聘任制公务员招聘工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重,产业结构调整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管理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社会管理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交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还需加大;政府职能转变还需进一步加快,行政效能和透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回顾两年多来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到,要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在更高的起点上把浦东开发开放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把中央精神、市委市政府要求和浦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要求转化为创造性的实践,坚持“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在服务全国和服务全市中加快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注重政策设计,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坚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开拓性相统一,认真总结新区历任班子和干部群众创造的宝贵经验,增强机遇意识、危机意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在新的起点上进行新的探索;必须坚持和大力弘扬浦东开发以来的创业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推进实施浦东开发开放国家战略。

今年4月2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并入浦东新区,这是中央在上海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浦东开发开放进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南汇并入浦东后,浦东新区的经济总量、整体实力、区域功能进一步增强,站在了第二次历史性跨越的起点上。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浦东新区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下一页更多关于浦东政府工作报告p副标题e

浦东政府工作报告(篇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新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坚持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日常工作两手抓、两促进,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完成了新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自贸试验区建设带动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突破。牢牢抓住自贸试验区建设重大契机,全面推动浦东综改框架下的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聚焦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监管、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新区主动跨前一步、建立对接联动机制,委托下放一批审批事项,率先承接改革溢出效应,复制推广融资租赁兼营商业保理等创新业务,在外资准入上实行“一口受理”、“五证联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在全市率先实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整合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成立新区市场监管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价格监督检查职能,初步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市场监管体系;实施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的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调整完善世博地区管理体制,更好满足世博地区开发建设需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和全市部署要求,取消、调整一批审批事项,新区审批事项从242项减少到204项。强化“4+1”区域审批服务平台功能,下放审批事项,扩大审批覆盖范围,审批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国资国企改革有序推进,按照中央和全市有关部署,紧密结合浦东实际,制订《关于进一步深化浦东新区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启动国资国企分类改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养护市场和建筑业市场开放。

(二)创新转型、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以金融、航运、贸易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7%,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型趋势明显。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3%,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2.1%,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坚持以“四个中心”核心功能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金融业开放创新步伐加快,沪港通、自由贸易账户、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试点启动,跨国公司总部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扩大试点范围,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成立并推出国际板,融资租赁产权交易平台在洋山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上海管理总部等高能级机构落户,新增监管类金融机构50家、新兴金融机构超过1200家。高端航运服务机构加快集聚,5家外资船舶管理企业落户,引进中国贸促会上海海损理算中心、上海海事司法鉴定中心、上海亚洲船级社中心等机构。洋山港集装箱水水中转和国际中转比例分别达到49.5%和11.1%。商贸服务业转型明显,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平台经济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商品销售总额、电子商务交易额、服务贸易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家,累计达到229家。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制订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扶持政策,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达到3.6%。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出台产业项目准入管理办法,制订产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淘汰落后产能80项,完成锅炉、窑炉清洁能源替代390台。

(三)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8%和11.7%,农村居民收入继续保持“两高一快”。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进一步加强。聚焦低收入家庭、被征地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就业困难群体,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加强就业公共服务,全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范围内。按照国家和全市部署要求,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城乡低保等待遇标准继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新增养老床位1241张,新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和助餐点16个,为5.83万名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强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全年累计救助帮困139万人次、发放各类救助帮困金超过6亿元。全年新开工和筹措各类保障性住房245万平方米、竣工174万平方米,完成7000多户在外过渡居民回搬,推进11个列入全市试点范围的“城中村”地块改造,旧区改造受益居民超过2200户,新增廉租住房受益家庭1246户。市、区两级实事项目22类49项全部完成。

“三农”工作有力推进。优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功能布局,“5+6+1”示范区域基础设施初具形态。规范引导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流转率提高到66%以上。大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全年发展粮食生产及粮经型家庭农场190家。全面完成涉及212个行政村、惠及超过20万农户的村庄改造五年计划。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完成18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创新农村综合帮扶工作方式,组建涉及29个经济薄弱村的联合发展平台,增强农民增收“造血”机制。

文化和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持续推进。通过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中期督导,建立需求导向、社会化供给的公共文化内容配送新机制。以外高桥国家文化贸易基地、金桥移动互联网视频产业园、张江数字出版基地等为载体,加快文化贸易、视听新媒体、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年新开办学校19所,36所急需的公建配套学校15所开工、1所竣工。上海纽约大学入驻陆家嘴,香港耀华教育机构落户临港,惠灵顿国际学校正式开学,教育国际化发展加快。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第十五届上海市运动会上成功卫冕。深化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财政拨付机制,健全公立医院综合评价和监管体系。实施“卫生八条”,鼓励医务人员到郊区农村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推进东方医院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浦南医院综合楼建成,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开业运营。妇女儿童、计划生育、慈善、残疾人事业稳步发展,国防动员、双拥、司法、民族、宗教工作稳步推进,外事、港澳、对台、侨务、合作交流工作进一步加强。

(四)城乡建设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明显加强。一批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基本建成大型居住社区外围市政配套和商飞市政配套工程,罗山路快速化改建工程、金桥立交杨高路跨线桥通车,东西通道复工,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投入使用,轨道交通14号线开工建设、16号线全线通车,新区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达到186公里。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实施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完成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黎明资源再利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推进滨江森林公园二期、川杨河绿地等生态项目建设,新增公共绿地50公顷。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强力推进“三违”整治。全年拆除存量违法建筑超过400万平方米,整治违法用地157万平方米、违规种养134万平方米,有效遏制“三违”蔓延态势。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全面加强人口服务管理。落实结构调整、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配套措施,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加强建筑、消防、交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监管;落实分级化解社会矛盾制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五)临港等新兴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有序推进。落实“双特机制”,实施“南下战略”,推动临港地区开发。四大开发公司南下项目取得积极进展,综合区先行区控制性详规获批,J1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临港亚太营运中心等项目开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等功能性项目开业。借力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服务贸易、保税展示交易、文化装备等基地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双定双限房完成首批1400套房源供应,上海建桥学院等项目加快推进。以迪士尼为核心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主题乐园抓紧建设,核心区“四个一”工程、外围市政配套道路基本建成,运营准备、服务保障、景观建设、环境整治全面展开。世博前滩地区,形态开发和功能集聚全面推进,一批基础设施、生态景观和综合体项目落地开工,世博源初步形成公园式体验、消费、娱乐综合体,世博公园成为开放式公共活动中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开放的举措,努力破解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创新转型的积极效应进一步显现,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向参与浦东开发建设的全体劳动者和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支持浦东开发开放的中央各部门和兄弟省区市、全市各部门,向在浦东的驻沪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关心和支持浦东开发建设的海内外友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很大,制约“四新”经济发展的瓶颈障碍还不少。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足,促进科技创新的办法不多,创新创业环境亟待完善。民生改善仍需加大力度,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和群体性劳资矛盾比较突出,水、大气等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基层基础工作有待加强,社会治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难度较大。我们必须直面问题、敢于担当,从政府自身做起,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探寻浦东科学发展的新路。

二、年主要任务

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把握大势大局,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抢抓发展机遇、主动应对挑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做好年政府工作,要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深化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更加注重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和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社会治理创新,努力完成好“十二五”规划,认真谋划好“十三五”发展。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年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自贸试验区建设形成新突破,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文化和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下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和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充分发挥两大战略叠加效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自贸试验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重大调整和责任重心的转移,主动承担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光荣使命,努力开拓浦东“二次创业”新局面。

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在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先行先试,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更高的起点、更高的层面、更广的领域、更大的空间深化改革开放,把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推广到全区范围。围绕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和功能布局,落实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扩大开放举措,加快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改革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的突破。创新与自贸试验区要求相适应的政府管理方式,率先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提升“四个中心”核心功能,着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与金融中心建设联动,在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体系和交易、清算、结算平台,争取全国性信托登记平台、保险交易所等落户,集聚发展互联网金融、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等创新型金融机构。推动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实行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推动传统商业向新模式、新业态转型。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离岸贸易和贸易综合服务,完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等各类贸易平台功能,促进平台经济发展。推进航运领域开放,深化国际中转集拼、国际船舶登记等创新试点。加快引进标杆性、引领型的航运企业和机构,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法律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提升总部经济能级,培育跨境资金运营管理等总部功能,增强总部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引进和培育央企、民企等国内企业总部,增强浦东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推动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围绕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加强国有资本前瞻性谋划和布局。推进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发展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施分类监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规范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创新投融资方式,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境外资金等参与城市建设和区域开发。进一步加快龙头型民企的集聚,进一步加大创新型民企的培育。改革开放区管理体制,创新联动发展机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同建设长江经济带,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强合作交流,做好对口支援和友城工作。

(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坚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创新的举措、更加有力的改革,努力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核心功能作用。

坚持以开放引领创新。发挥自贸试验区开放优势,协同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化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等试点,推进全球维修产业监管、生物医药合同生产等试点。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要素资源,集聚国家队、国际队、海归队、本土队等各类研发创新机构,支持多种力量开展开放式协同创新。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布局浦东,推动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坚持以改革激发创新。改革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开展“拨改投”、“拨改贷”试点,建立面向全创新链的财政科技资金综合投入机制。加强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对接,吸引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构集聚,支持科技企业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以新区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和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入驻为契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努力营造要素高度集聚、活力竞相迸发、成果持续涌现的创新生态环境。

坚持以人才支撑创新。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实施更加开放、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发现机制,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推进人才市场化、国际化配置。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扩大股权激励试点范围,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强化人才孵化机制,加快创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组建“投贷孵”一体化平台,提高人才创新创业成功率。

坚持以产业带动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跨界融合、相互渗透,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探索推出“四新”板,做强综合服务平台。落实产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严格执行环保、能效、质量、安全等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三)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使浦东开发开放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以援助促进就业,以培训稳定就业,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推动重大项目带动本地劳动力就业,完善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在特定行业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联动,鼓励被征地人员通过市场就业缴纳社保进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加大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维护和促进就业稳定。

加强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开展“救急难”试点,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机制。落实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鼓励社区居家养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新增养老床位1200张。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开展老年照护需求评估试点,加强科技助老平台建设,推进实施医养结合。积极发展残疾人和慈善事业。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征收安置房建设,确保建设质量,完成2000户在外逾期过渡居民回搬。推进“代理经租”等试点,加强保障性住房售后管理服务。完善大型居住社区配套建设,高水平推进“城中村”改造,旧区改造受益居民2300户,对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做好应保尽保。抓好实事工程,完成12类38项区级实事项目,新建和改建20家标准化菜场,新辟和调整公交线路25条,完成80万平方米旧住房小区综合整新。

全面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推进教育整体综合改革,市、区合作开展教育改革试点。实施新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开展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构建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启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积极支持区内高等院校改革发展,更加贴近浦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年建成中小幼学校19所,36所急需建设的公建配套学校中尚未开工的20所全部开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深化体教结合,加大奥运储备人才培养力度,探索体育场馆规模化、专业化运营管理,推进公共体育中心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试行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评价和补偿机制。深化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做深做实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落实好“卫生八条”,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和配置,加快祝桥、新场等卫生项目建设,推进上海肿瘤医院东院、上海交大医学院等优质医疗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港澳、对台和侨务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四)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开发,着力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高标准建设立体交通体系。着眼于构建轨道交通、骨干道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铁路等有机衔接的交通体系,配合推进轨道交通9号、10号、13号、14号、18号和迪士尼专线等建设。中环线浦东段全面竣工,杨高路改建工程开工。推进洋山深水港区四期、沿江通道、沪通铁路浦东段等重大工程建设,逐步完善水铁、水水、水陆多式联运的集疏运体系。

高水平推进新兴重点区域建设。坚持品质、聚焦重点,全力推进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用好“双特机制”,深耕“南下战略”,引进各类资本共同开发临港。加强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建设,主动承接功能拓展和制度辐射。集聚高端产业,推进再制造产业等专业园区建设。着眼于打造未来之城,推行低碳生活、绿色交通、智慧园区,启动滴水湖环湖景观带等项目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临港,加快产城融合。推进迪士尼主题乐园建设和各项运营准备工作,做好交通组织、市容环境、应急管理等服务保障。发挥迪士尼项目带动效应,加强与周边地区交通衔接和产业联动。推进世博前滩地区一批功能性项目、公共配套和景观工程建设,加快总部集聚区建设。建设跨区域路网连接工程,提高对外交通能力。加快祝桥地区规划建设,发挥浦东国际机场、商用飞机总装基地等带动作用,打造都市型航空城。推进高化地区、大治河生态廊道、轨道交通站点及周边地区开发。

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强化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大违法用地、闲置土地整治力度。完善节能标准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重点推进区属2000吨标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技术改造。启动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加强大气、水环境治理。加快截污纳管和污水管道建设,完成500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着力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加快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滨江森林公园二期、三林楔形绿地、张家浜楔形绿地和外环开天窗补绿工程建设,新增公共绿地50公顷。

推进智慧浦东建设。加快以4G为重点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无线城市、城市光网、三网融合等重点工程。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运行信息整合与业务高效协同。启动政务云建设,加大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中欧绿色智慧城市试点,扩大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推广应用。

(五)着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城乡统筹、南北统筹,加快形成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努力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和空间布局,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有序推进新城建设,加快郊区城镇棚户简屋改造。分类推进镇域发展,制订实施不同类型镇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强化非建制镇和镇管社区服务管理。因地制宜推进宅基地置换和归并,鼓励农民集中居住。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凸显特色,积极推进以“江南水乡、现代田园”为特色的乡村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传承乡韵文化,保护民俗风情,培育文明乡风,努力打造有魅力的乡村环境、有尊严的乡村生活、有乡愁的乡村文化,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升村庄改造成果。

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高端、高科技、高附加值农业,继续推进品牌、品质、品种战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等多种农业经营主体。优化农民收入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全面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有序开展镇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完善改制后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优化整合农村综合帮扶资源,拓宽帮扶渠道,增强经济相对薄弱村自我发展能力。

(六)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魅力新浦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为契机,大力弘扬浦东精神,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打造浦东文化新高地。

做精做靓浦东文化。对标国际一流大都市,优化重点区域文化设施空间布局,推进浦江东岸文化集聚带、文化公园等板块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引进高端文化活动和文化品牌,提升浦东的文化品位和城市魅力。

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做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以新场、横沔、高桥古镇的开发保护为重点,加大对浦东古镇活态文化的保护与塑造,挖掘和导入公共文化和文化产业元素,联动建设文化特色地带和风貌区,传承和发展与市民生活相融共生的优秀文化。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制订公共文化服务行业标准和规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完善资源开放和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进浦东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建设,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推出一批反映浦东创业精神的优秀文化原创精品。

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用好自贸试验区文化领域开放政策,促进影视制作、演出经纪等产业发展。拓展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功能,发展艺术品保税展示、版权交易、文化装备等产业。大力发展网络视听、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文化新业态,培育壮大小微文化企业,努力打造完整文化产业链。

(七)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坚持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关键靠创新,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型城区特点的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新路。

加强基层建设。增强街道统筹社区发展职能,落实街镇城市管理责任,推动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力量下沉。实施街镇差别化管理、分类考核,加大对生态保护区域、纯农区域和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镇管社区建设,做实街镇基本管理单元,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和执法管理力量。推进居(村)委会“减负增能”,建立依法协助行政事项清单和准入机制。

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居民区治理体系,提高居(村)委会自治能力,做好居(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做实社区共治平台。建立和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重点扶持社区生活服务、公益事业等领域社会组织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作用。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以“三违”整治和人口管理为重点,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三违”整治,拆除存量违法建筑300万平方米,整治违法用地150万平方米、违规种养200万平方米。严格规范和落实梯度化公共服务政策,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加快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推进网格化与大联动大联勤、“12345”市民热线的整合互动,构建城市综合管理平台。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和基层属地管理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处于受控状态。加强对高风险食品企业的监管,强化公共场所、高层建筑、特种设备、市政管线、地下空间、交通、消防等领域安全监管。提升市民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完善应急联动处置机制,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过去一年,我们按照中央和全市总体部署,在区委的领导下,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突出问题,坚持开门听取意见,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制订整改方案和专项整治方案,提出6个方面46项整改事项、16项专项整治事项和8项建章立制计划,逐一抓好整改落实。我们积极回应基层和群众诉求,着力做好基层减负,清理评比表彰活动和创建创评项目,全区性政府会议压缩20%,区政府文件精简27%,区级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减少49%。对居(村)委台账实施基本目录“清单式”管理,居委会台账精简79%、村委会台账精简69%。着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开展政府效能建设试点,完善“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问题的解决机制。推进机关“瘦身”与基层“强身”。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扩大财政预算公开,为市民新增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征收集体土地及征地房屋补偿等信息查询服务,稳步推进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着力加强依法行政,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完善规范性文件即时清理制度,推进重大决策后评估制度和行政执法规范化制度建设。认真做好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共办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193件、政协提案222件。

但是,政府工作中还有不少缺点和不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仍较突出,重审批、轻监管的倾向没有根本改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依然存在。行政效率仍然不高,执行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四风”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敢闯敢试、先行先试意识不强,创业精神有所弱化。我们必须正视问题,深挖思想根源,扎紧制度篱笆,坚决加以纠正。

我们要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按照“两高、两少、两尊重”的要求,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不断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创新市场准入制度。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制度,推进内资企业“三证合一”登记改革,开展外资企业登记“七证联办”试点。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开展企业住所登记、“先照后证”等试点,实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降低投资准入门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优化审批服务机制。制订和落实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逐步实现全部行政权力标准化管理。实行审、管职能分离,拓展和提升区域化审批服务平台功能,探索建立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机制。全面开展建设项目专项评估评审分类管理改革。加强行政审批信息化建设,探索建立集成型审批信息化平台,实现审批规则公开透明、信息互通共享、业务协同办理。提高行政审批人员专业化水平。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编制完善浦东新区公共信用信息目录、主体负面行为清单和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清单,在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产业促进等方面,逐步建立事前诚信承诺、事中评估分类、事后联动奖惩的信用管理模式。

(二)推进政府运行机制法治化。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确保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发挥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效应,推进食品安全等领域全过程一体化监管。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整合执法职能,推动重心下移,建立职责清晰、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决策清单制度、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动公众更好参与重大决策,方便群众事前知情、事中参与、事后监督。严格执行备案审查、即时清理和有效期制度,进一步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认真落实新“行政诉讼法”,建立行政复议纠错、行政诉讼败诉报告制度,落实行政问责制。加强审计监督,推进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全覆盖审计。加强行政机关合同行为监督检查。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高度重视司法、舆论、社会监督。

(三)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方式。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多运用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透明化方式强化服务管理,不断提升行政效能。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继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信息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动各部门政务平台互联互通,拓展政府网站网上办事功能。

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清单,出台区级层面政府职能转移清单和具有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清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事业,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探索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完善转移支付机制,加强基层财政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巩固扩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强化担当意识和创新精神,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各项纪律。严格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努力把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经验做法转化为规章制度和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基层调研制度,在深入群众中更好地服务群众。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全市、新区有关实施办法,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

严格公务员队伍管理。建立公务员岗位履职责任制,加强公务员作风养成教育,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提升综合素质。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牢把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不断强化群众观点,努力提高依法办事、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各位代表: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牢牢把握自贸试验区建设重大机遇,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浦东“二次创业”迈上新台阶!

73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