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职场文库 > 职场聚焦 >

三伏天怎样排湿排寒

时间: 跃瀚 职场聚焦

三伏天到了,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三伏天怎样排湿排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伏天排湿排寒的知识点,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三伏天怎样排湿排寒

三伏天如何除湿除寒

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充盛的时候,此时除湿、除寒效果较好,可以选择穴位贴敷、艾灸、拔罐、蒸桑拿等方式去除体内的寒湿。

1、穴位贴敷:是一种外治疗法,可以选择温经散寒、除湿的中药打成粉,做成穴位贴,通过穴位的透皮吸收来去除寒湿。一般贴敷的穴位以后背膀胱经、脾经以及胃经的穴位为主,如果患者的寒湿之邪导致关节疼痛、不适,也可以贴敷在关节周围的穴位及阿是穴上;

2、艾灸:也是一种外治疗法,艾的强渗透力,又加上火的温热效应,通过艾灸关元、丰隆、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温补体内的阳气以去除寒湿之邪。三伏天适合做督灸,也就是火龙灸,在后背整个督脉和膀胱经区域铺上姜渣和艾绒,点燃以后温暖督脉和膀胱经,扶助机体的阳气;

3、拔罐:通过罐内形成的负压吸附在穴位或者是皮肤表面上,可以将体内的寒湿之气拔出来,但是做一次效果不明显,需要按疗程坚持做;

4、蒸桑拿:是在较热的环境中,通过热让身体出汗,使体内的寒湿之邪随着汗液排出,但是蒸完要注意保暖并且及时补充水分。

除了以上方法,患者在三伏天还应注意饮食,避免吃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体内的湿气和寒气。

三伏天该如何养生

喝姜枣茶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此时人体腠理都是开放的,很容易引起阳虚,此时喝一杯姜枣茶是可以养护身体,同时将身体内部多余的寒气排出,养生又保健。

做汗蒸

人吃五谷杂粮,身体里面难免会沉淀一些毒素,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身体疾病,三伏天的时候身体毛孔是打开的,这个时候去汗蒸可以加速身体的代谢速度,将毛孔深处的脏东西都排出来。

做艾灸

艾叶是温热型药材,三伏天的时候做一个艾灸可以将身体里面淤积的湿寒之气给排出体外,同时清除人在夏季身体苦夏不耐的暑热,故此有消暑祛湿的养生作用。

贴三伏贴

三伏贴采用传统中药精制而成,三伏天的时候贴一个三伏贴可以帮助身体积蓄阳气,避免冬天寒冷的时候身体阳气不足而被寒气所伤,因此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食补养生

红豆炖鹌鹑,功能是补益气血,利水健乳。

绿豆汤,功效是清热解毒、去烦消暑。

泡脚

冬天的时候,人体血液循环变慢,脚部位于身体的最末端,血液流通到脚部是比较缓慢的,所以,脚部的微循环常常不是很充分,三伏天泡脚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并且带走身体内的废物,起到治疗和预防冬病的作用。

拔罐

很多人常常有腰酸背痛的烦恼,这常常是由于身体的经脉堵塞不通导致的,三伏天的时候做一个拔罐,可以让身体经脉变得顺畅起来,对于身体疲劳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三伏天的习俗

1、饺子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2、鲤鱼

夏季气候温热潮湿,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极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儿童、孕妇、老人在内的各类人群都适合吃。

3、黄鳝

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最近一段时间鳝鱼最为滋补,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4、河蚌

中医认为蚌肉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B1、B2,对人体有保健功效。

5、姜

盛夏来临,不少人会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夏日人们好贪凉,喜爱电扇空调,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6、苦瓜

苦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C、钙、铁等,苦瓜味苦,生则性寒,熟则性温。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苦瓜能泄去心中烦热,排除体内毒素。苦瓜最好的吃法还是凉拌,凉拌能够很好地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维生素。

7、莲子

入伏后多吃莲子可祛火,热天心脏最脆弱,暑热逼人,易烦躁、伤心。莲子芯的味道虽苦,但可清心火,还有降血压作用,适宜体质虚弱、心慌、失眠多梦的人食用。但大便干结、腹胀者,最好少吃。  8、绿豆

夏季三伏天高温,人易出汗,使机体因丢失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而导致内环境紊乱,而绿豆中含有丰富无机盐、维生素。在高温环境中以绿豆汤为饮料,可以及时补充丢失的营养物质,以达到清热解暑的治疗效果。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2023年三伏天从2023年7月11日开始。三伏天是中国夏季最热的时期,通常从夏至开始,持续约20天,直到立秋结束。三伏天的名称源于中国的历法,是根据夏至日的位置确定的。夏至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夏季最热的时候,这个时候阳光最为猛烈,地表温度可达到40 ℃以上。因此,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人们最需要注意身体健康的时期。

三伏天要注意些什么事情

一、外出做好防晒措施,以防中暑

一般来说,上午十点到下午三四点,紫外线指数最高,容易中暑,大家最好在此期间减少户外活动。要外出的话,要做好相应的防暑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防晒霜。可以多喝些淡盐水和绿豆汤,消暑又补充水分。

二、中午10点至下午4点不宜户外运动

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研究表明,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小的风速易使汗液无法快速蒸发,人体散热出现困难,体温调节也受到限制。一旦热量积蓄在体内,就会引发全身发热、头晕、口渴、恶心等中暑症状。因此,室外运动至少要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时间段,最好选择在7点至8点这个时间段,建议9点之前结束锻炼。

三、忌吃过多的冷饮

三伏天时气温炎热,此时,身体体温上升,吃冰的之后会冲淡胃液、刺激肠道、促使肠道蠕动和亢奋,减少食物在小肠停留的时间,影响到人体对食物的吸收和利用、造成脾胃损伤。

五脏六腑是寒凉的,此时再吃冰吃雪糕,相当于雪上加霜,尤其是本身寒气就重的人,再吃就更寒到骨髓了。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朴素又养生。如果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人。

四、勿在室外打赤膊

打赤膊短时间内可使皮肤温度降低,但由于皮肤温度低于外界温度,时间一长,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吸收热量,让人感觉更热。所以,越是暑热难熬,越不能穿背心短裤,甚至赤膊。打赤膊觉得凉快,只是心理作用,而且皮肤长时间暴晒在阳光下容易造成晒伤或引发日光性皮炎。

8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