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职场文库 > 文秘工作 > 工作报告 >

盘锦市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小龙 工作报告

一年一度的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盘锦市政府工作报告,希望对你有用!

盘锦市政府工作报告(篇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盘锦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极为严峻的一年,也是我们经受考验,攻坚克难,拼博奋进的一年。

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紧抓住中央支持东北振兴重大历史机遇,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逆势中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26亿元,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1171亿元,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新常态下,各项指标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依然稳步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指标走在全省前列。这是在全国全省各地经济增速普遍下降、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情况下实现的全面增长,来之不易。粮食产量达到115万吨,大旱之年再创历史新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实名制就业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市场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1.4%以内。

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1.2亿元,增长1.6%,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化学需氧量下降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0%。工业用电量、货物周转量等实物量指标与经济同步增长,相互匹配,互为支撑。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比重达到90.3%;按新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资4.8亿美元,其中工业利用外资占比达67.9%。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以盘锦大连理工大学为支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大学科技园挂牌运行;建成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7个省级研发中心,引进建设了一批高端制造等高新技术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2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达到54.4%。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83元,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0元,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全省前列。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达到135.4亿元,占总支出的66.7%。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过去的一年,困难超出预想,成果好于预期。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住用好重大历史机遇,转型发展开创崭新局面。去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逐条逐项狠抓落实,争取到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多项政策及重大项目,获得国家和省各类资金支持95.5亿元。城投债券发行得到国家大力支持,获批额度全省第2。加强与大央企、大民企的对接合作,签署合作项目32个,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

倍受瞩目的兵器集团华锦石化改扩建项目及30万吨原油码头配套工程被国务院纳入政策支持范围。

(二)工作重心向沿海倾斜,辽东湾新区建设全面提速。立足发挥新区龙头带动作用,形成了举全市之力建设辽东湾的工作格局,推动新区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持续推进港口建设。10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主体完工,港口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晋升为区域性重要港口。疏港铁路、疏港高速开通运行,沈盘铁路加速铺轨,沈西工业大道盘锦出海通道启动实施。盘锦港起步工程通过国家环评验收,国家一类口岸即将获得批复,沈铁港前物流基地投入使用,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封关运营,综合保税物流中心成功获批,为建设亿吨大港构筑了坚实支撑。

加快壮大产业规模。长春石化、瑞德化工等项目竣工投产,忠旺铝材、联成化学、宝来石化、振奥橡胶、汇福粮油等项目加快建设,亿元以上项目竣工19项,在建62项,完成投资181亿元。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园顺利推进,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上线运营。

全面推进水城建设。城市规划展示馆投入使用,图书馆、科技馆等主体完工,基础设施工程全面展开,公交客运体系加快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金帛海岸、江南风情园投入运营,兴隆七彩城、二界沟新渔港新渔村等加快推进。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全面进步。

如今的辽东湾新区,规划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港产城联动发展、快速发展。一座现代化、生态宜居的港口城市正在崛起。

(三)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支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70项,完成投资760亿元。这些大项目成为支撑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

分类推进在建项目。将存量项目划分为ABCD四类加以推进,有效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速度。质量较高的A类B类项目比重达到94%。戴纳索丁苯橡胶、万达广场、丰源热力、台湾士林不夜城等82个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17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实施常态化、专业化、定向定点招商。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台湾等重点地区,高强度开展点对点招商,长效推进“市长洽谈日”请进来活动,台湾正新轮胎、青岛软控、中建材、中储粮等141个重大项目深入推进。

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培育壮大了2个省级出口基地、4个市级出口基地,支持一批出口型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地产品出口增长41.9%。

全力保障要素供给。新增贷款97.4亿元,非信贷融资165亿元。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8平方公里,调整建设用地规划9.5平方公里,集约节约用地水平明显提高,保障了重点项目需求。

(四)持续推进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实力竞争力不断提升。积极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组建精细化工、能源及海洋装备2个产业创新联盟,24个省以上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推进。有效承接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创新驱动能力明显增强。

推进工业提质增效,40个重大结构调整项目优质竣工,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525户,四个省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成功举办国际石油与天然气装备博览会。在油价下行、外需乏力的不利形势下,辽河油田、华锦集团、辽河石化等大企业平稳运行,为全市经济稳定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力开展旅游季活动,组织30余项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通过旅游专列、高铁冠名“红海滩号”等举措扩大宣传,加强景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湿地旅游持续火爆。全年旅游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

启动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到6个,辽东湾临港物流园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园区。大洼专业市场集聚区、宏安国际物流中心、蓝碧源五金汽配城等市场群加快建设,金社裕农连锁超市全面铺开,盘锦成为国家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试点市。辽河文化产业园树起崭新形象。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分立取得明显进展。电子商务快速兴起,夜经济、楼宇经济加快发展。

采取修订基准地价、规范土地出让、举办房交会等举措,调整房地产结构,拉动市场销售。房地产投资增长25.7%,商品房销售额增长3.3%,均保持全省前列。

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批知名农事企业相继入驻。设施农业快速发展,新增棚菜面积2.4万亩。盘山县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建设试点县,大洼县成为国家水稻高产创建整体推进县。

推出惠农贷款等金融产品支持农户生产经营。加强土地规范流转,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走在全省前列。河蟹养殖面积、产量稳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大米河蟹北京展销会圆满成功,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呈现出多业态、多种模式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实施大规模调水工程,推进了双台子河闸除险加固、辽河口1c8d大型泵站改造等水利工程。这些工程为夺得农业丰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全市395个行政村全面实施了造林绿化、道路建设等九大类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推进了每村建设一个标准化超市、一个卫生室等“四个一”工程,同步发展镇村特色产业,推动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用一年时间完成了省部署的5年环境整治任务,赢得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和全市人民的广泛拥护,盘锦成为全省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市。特别是经过深入实践,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央要求、切合盘锦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农村环境、社会关系以及农民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科学编制市域总体规划,高标准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建成盘锦北互通立交、辽河生态示范路一期等19项交通工程和20项市政工程,改造老旧小区84个。推进城市精细化、网格化、智能化管理,盘锦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

狠抓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湿地保护,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全面启动,完成湿地围栏等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碧水工程,辽河流域盘锦段水质进一步改善。继续实施蓝天工程,集中供热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空气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六)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发展,全民创业创新进入崭新阶段。启动实施小微企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全市小微企业增长13.3%,其中新登记公司制企业增长87%。

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力降低投资准入门槛,放开审批限制。最大限度减轻税费负担,累计减免涉企各类税费1.1亿元,小微企业受益面不断扩大。

加强融资服务。民生银行入驻盘锦,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分别发展到30家和37家。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创业主体提供融资担保和贴息支持,妥善解决了创业者无抵押物贷款难问题。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综合服务平台12个,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七)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动力活力明显增强。大力简政放权,取消或调整市县镇三级行政审批事项1332项。在全省率先公布了三级审批目录、搭建了网上审批平台,全面推行并联审批、直联审批,将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25个工作日,比省政府规定时限缩短15个工作日,事中事后监管服务不断加强。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成了卫生、计生等8个部门整合,调整了市本级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管理体制,实现了县区市场监管体系“三合一”建设。大幅精简政府部门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重构内部组织形态。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简事业单位44家。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行财政零基预算管理,实现各级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三公”经费公开。建立借用管还相统一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有效防范了债务风险。

农村综合改革和价格体制等改革有序推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盘锦成为全省落户门槛最低的城市。

(八)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确定的34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础养老金月人均提高20%。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65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并轨工作,辽东湾新区试点运行良好。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城乡医保年补助标准人均提高40元。

居民低保标准提高10%,其中县域低保标准全省第一。实现了1.1万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新建扩建了一批社会福利院、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改造城市棚户区16652户、农垦危房9310户。解决了历史遗留的2516户居民房屋产权证办理问题。

市中心医院荣获“中国医疗机构公信力示范单位”,进入全国三甲医院百强行列。启动建设市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两县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26个镇级卫生院实现公益性回归,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继续向村级延伸。组建了市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全面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人口质量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我们全面加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坚持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严把各道关口,彻底杜绝非正常流动,建成兴隆中学、新世纪小学、光正实验学校,使多年来社会反映强烈的择校问题、大班型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盘山县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面推行学校食堂食材统一配送,切实保障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为孩子们创造了公平、健康的成长环境。

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国第十二届美展港澳台作品展圆满成功,兴隆台区跻身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区行列。成功举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和中超联赛辽宁主场赛事,获得第十三届省运会承办权。

大伙房水库输水配套工程优质竣工,城区、县城、辽东湾新区及部分镇45万居民吃上了安全洁净的放心水,结束了饮用地下水的历史。解决了农村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规范和加强公共服务,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供电、通信等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稳定调度评估,狠抓各类隐患排查治理,实现了安全生产监管、社会安全管理、信访稳定的常态化、法治化。重拳整治油气管线占压、违法排污、黑出租、食品药品等安全隐患。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信访目标考核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初步构建起全民反恐的工作格局,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狠抓作风建设,大力实施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等专项行动,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全市上下服务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进一步树立。

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均达到100%。

坚持依法行政,出台《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

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制定实施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使政府工作走上了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强化政务督查、通报、问责,推进政务公开,勤政廉政建设有效加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市“三公”经费同比减少20.7%。

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妇女儿童、老龄慈善、外事侨务、民族宗教、防震减灾、爱国卫生、人民防空、广播电视、红十字会、住房公积金和残疾人、地方志、统计、气象等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各位代表,年是盘锦建市30周年。3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创业,奋力拼博,夺取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用智慧、勇气和汗水书写了恢宏壮阔的历史篇章。全市经济总量比建市之初翻了近7番,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28倍和29倍。向海发展的空间格局全面拉开,以港强市的战略地位成功确立,多元产业体系形成支撑,群众生活更加富庶幸福,一个更具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滨海新盘锦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盘锦今天的发展局面,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会、市政协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盘部队广大官兵,向辽河油田、华锦集团、辽河石化、长城钻探、盘锦港务集团等大企业,向所有关心支持盘锦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当前盘锦同全国、全省一样,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长速度的换挡期,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投资等指标增速均有所放缓。这是新常态下,宏观大环境等因素影响的结果,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同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仍需深度调整优化,服务业占比较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支撑,科技创新能力依然不足;受市场等因素影响,原油和部分石化产品价格下降,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各级财税增收压力加大;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繁重,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盘锦市政府工作报告(篇2)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盘锦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极为严峻的一年,也是我们经受考验,攻坚克难,拼博奋进的一年。

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紧抓住中央支持东北振兴重大历史机遇,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逆势中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26亿元,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1171亿元,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新常态下,各项指标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依然稳步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指标走在全省前列。这是在全国全省各地经济增速普遍下降、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情况下实现的全面增长,来之不易。粮食产量达到115万吨,大旱之年再创历史新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实名制就业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市场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1.4%以内。

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1.2亿元,增长1.6%,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化学需氧量下降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0%。工业用电量、货物周转量等实物量指标与经济同步增长,相互匹配,互为支撑。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比重达到90.3%;按新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资4.8亿美元,其中工业利用外资占比达67.9%。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以盘锦大连理工大学为支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大学科技园挂牌运行;建成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7个省级研发中心,引进建设了一批高端制造等高新技术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2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达到54.4%。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83元,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0元,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全省前列。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达到135.4亿元,占总支出的66.7%。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过去的一年,困难超出预想,成果好于预期。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住用好重大历史机遇,转型发展开创崭新局面。去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逐条逐项狠抓落实,争取到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多项政策及重大项目,获得国家和省各类资金支持95.5亿元。城投债券发行得到国家大力支持,获批额度全省第2。加强与大央企、大民企的对接合作,签署合作项目32个,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

倍受瞩目的兵器集团华锦石化改扩建项目及30万吨原油码头配套工程被国务院纳入政策支持范围。

(二)工作重心向沿海倾斜,辽东湾新区建设全面提速。立足发挥新区龙头带动作用,形成了举全市之力建设辽东湾的工作格局,推动新区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持续推进港口建设。10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主体完工,港口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晋升为区域性重要港口。疏港铁路、疏港高速开通运行,沈盘铁路加速铺轨,沈西工业大道盘锦出海通道启动实施。盘锦港起步工程通过国家环评验收,国家一类口岸即将获得批复,沈铁港前物流基地投入使用,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封关运营,综合保税物流中心成功获批,为建设亿吨大港构筑了坚实支撑。

加快壮大产业规模。长春石化、瑞德化工等项目竣工投产,忠旺铝材、联成化学、宝来石化、振奥橡胶、汇福粮油等项目加快建设,亿元以上项目竣工19项,在建62项,完成投资181亿元。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园顺利推进,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上线运营。

全面推进水城建设。城市规划展示馆投入使用,图书馆、科技馆等主体完工,基础设施工程全面展开,公交客运体系加快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金帛海岸、江南风情园投入运营,兴隆七彩城、二界沟新渔港新渔村等加快推进。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全面进步。

如今的辽东湾新区,规划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港产城联动发展、快速发展。一座现代化、生态宜居的港口城市正在崛起。

(三)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支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70项,完成投资760亿元。这些大项目成为支撑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

分类推进在建项目。将存量项目划分为ABCD四类加以推进,有效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速度。质量较高的A类B类项目比重达到94%。戴纳索丁苯橡胶、万达广场、丰源热力、台湾士林不夜城等82个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17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实施常态化、专业化、定向定点招商。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台湾等重点地区,高强度开展点对点招商,长效推进“市长洽谈日”请进来活动,台湾正新轮胎、青岛软控、中建材、中储粮等141个重大项目深入推进。

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培育壮大了2个省级出口基地、4个市级出口基地,支持一批出口型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地产品出口增长41.9%。

全力保障要素供给。新增贷款97.4亿元,非信贷融资165亿元。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8平方公里,调整建设用地规划9.5平方公里,集约节约用地水平明显提高,保障了重点项目需求。

(四)持续推进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实力竞争力不断提升。积极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组建精细化工、能源及海洋装备2个产业创新联盟,24个省以上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推进。有效承接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创新驱动能力明显增强。

推进工业提质增效,40个重大结构调整项目优质竣工,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525户,四个省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成功举办国际石油与天然气装备博览会。在油价下行、外需乏力的不利形势下,辽河油田、华锦集团、辽河石化等大企业平稳运行,为全市经济稳定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力开展旅游季活动,组织30余项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通过旅游专列、高铁冠名“红海滩号”等举措扩大宣传,加强景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湿地旅游持续火爆。全年旅游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

启动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到6个,辽东湾临港物流园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园区。大洼专业市场集聚区、宏安国际物流中心、蓝碧源五金汽配城等市场群加快建设,金社裕农连锁超市全面铺开,盘锦成为国家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试点市。辽河文化产业园树起崭新形象。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分立取得明显进展。电子商务快速兴起,夜经济、楼宇经济加快发展。

采取修订基准地价、规范土地出让、举办房交会等举措,调整房地产结构,拉动市场销售。房地产投资增长25.7%,商品房销售额增长3.3%,均保持全省前列。

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批知名农事企业相继入驻。设施农业快速发展,新增棚菜面积2.4万亩。盘山县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建设试点县,大洼县成为国家水稻高产创建整体推进县。

推出惠农贷款等金融产品支持农户生产经营。加强土地规范流转,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走在全省前列。河蟹养殖面积、产量稳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大米河蟹北京展销会圆满成功,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呈现出多业态、多种模式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实施大规模调水工程,推进了双台子河闸除险加固、辽河口大型泵站改造等水利工程。这些工程为夺得农业丰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全市395个行政村全面实施了造林绿化、道路建设等九大类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推进了每村建设一个标准化超市、一个卫生室等“四个一”工程,同步发展镇村特色产业,推动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用一年时间完成了省部署的5年环境整治任务,赢得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和全市人民的广泛拥护,盘锦成为全省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市。特别是经过深入实践,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央要求、切合盘锦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农村环境、社会关系以及农民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科学编制市域总体规划,高标准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建成盘锦北互通立交、辽河生态示范路一期等19项交通工程和20项市政工程,改造老旧小区84个。推进城市精细化、网格化、智能化管理,盘锦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

狠抓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湿地保护,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全面启动,完成湿地围栏等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碧水工程,辽河流域盘锦段水质进一步改善。继续实施蓝天工程,集中供热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空气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六)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发展,全民创业创新进入崭新阶段。启动实施小微企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全市小微企业增长13.3%,其中新登记公司制企业增长87%。

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力降低投资准入门槛,放开审批限制。最大限度减轻税费负担,累计减免涉企各类税费1.1亿元,小微企业受益面不断扩大。

加强融资服务。民生银行入驻盘锦,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分别发展到30家和37家。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创业主体提供融资担保和贴息支持,妥善解决了创业者无抵押物贷款难问题。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综合服务平台12个,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七)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动力活力明显增强。大力简政放权,取消或调整市县镇三级行政审批事项1332项。在全省率先公布了三级审批目录、搭建了网上审批平台,全面推行并联审批、直联审批,将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25个工作日,比省政府规定时限缩短15个工作日,事中事后监管服务不断加强。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成了卫生、计生等8个部门整合,调整了市本级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管理体制,实现了县区市场监管体系“三合一”建设。大幅精简政府部门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重构内部组织形态。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简事业单位44家。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行财政零基预算管理,实现各级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三公”经费公开。建立借用管还相统一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有效防范了债务风险。

农村综合改革和价格体制等改革有序推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盘锦成为全省落户门槛最低的城市。

(八)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确定的34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础养老金月人均提高20%。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65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并轨工作,辽东湾新区试点运行良好。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城乡医保年补助标准人均提高40元。

居民低保标准提高10%,其中县域低保标准全省第一。实现了1.1万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新建扩建了一批社会福利院、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改造城市棚户区16652户、农垦危房9310户。解决了历史遗留的2516户居民房屋产权证办理问题。

市中心医院荣获“中国医疗机构公信力示范单位”,进入全国三甲医院百强行列。启动建设市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两县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26个镇级卫生院实现公益性回归,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继续向村级延伸。组建了市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全面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人口质量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我们全面加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坚持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严把各道关口,彻底杜绝非正常流动,建成兴隆中学、新世纪小学、光正实验学校,使多年来社会反映强烈的择校问题、大班型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盘山县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面推行学校食堂食材统一配送,切实保障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为孩子们创造了公平、健康的成长环境。

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国第十二届美展港澳台作品展圆满成功,兴隆台区跻身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区行列。成功举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和中超联赛辽宁主场赛事,获得第十三届省运会承办权。

大伙房水库输水配套工程优质竣工,城区、县城、辽东湾新区及部分镇45万居民吃上了安全洁净的放心水,结束了饮用地下水的历史。解决了农村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规范和加强公共服务,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供电、通信等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稳定调度评估,狠抓各类隐患排查治理,实现了安全生产监管、社会安全管理、信访稳定的常态化、法治化。重拳整治油气管线占压、违法排污、黑出租、食品药品等安全隐患。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信访目标考核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初步构建起全民反恐的工作格局,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狠抓作风建设,大力实施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等专项行动,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全市上下服务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进一步树立。

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均达到100%。

坚持依法行政,出台《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

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制定实施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使政府工作走上了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强化政务督查、通报、问责,推进政务公开,勤政廉政建设有效加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市“三公”经费同比减少20.7%。

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妇女儿童、老龄慈善、外事侨务、民族宗教、防震减灾、爱国卫生、人民防空、广播电视、红十字会、住房公积金和残疾人、地方志、统计、气象等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各位代表,年是盘锦建市30周年。3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创业,奋力拼博,夺取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用智慧、勇气和汗水书写了恢宏壮阔的历史篇章。全市经济总量比建市之初翻了近7番,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28倍和29倍。向海发展的空间格局全面拉开,以港强市的战略地位成功确立,多元产业体系形成支撑,群众生活更加富庶幸福,一个更具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滨海新盘锦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盘锦今天的发展局面,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会、市政协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盘部队广大官兵,向辽河油田、华锦集团、辽河石化、长城钻探、盘锦港务集团等大企业,向所有关心支持盘锦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当前盘锦同全国、全省一样,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长速度的换挡期,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投资等指标增速均有所放缓。这是新常态下,宏观大环境等因素影响的结果,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同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仍需深度调整优化,服务业占比较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支撑,科技创新能力依然不足;受市场等因素影响,原油和部分石化产品价格下降,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各级财税增收压力加大;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繁重,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

综合分析形势,今年我市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但总体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出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举措,必将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市场投资能力和投资需求将得到加强。

二是,从我市拉动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都有积极变化,特别是项目投资势头强劲,形成核心拉动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左右。随着政府投资的下降,市场化投资已成为关键拉动力量。通过招商引资的积累,我们引进实施了300多个产业项目,今年预计投资将超过770亿元,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提供重要支撑。同时随着旅游、电子商务等消费热点的培育,出口基地建设的加快推进,以投资为核心,消费、出口共同发力,经济增长的动力将更加强劲。

三是,近年来我们立足打基础、谋长远,通过适度举债,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形成了以辽东湾新区为龙头全面向海发展的开放格局,创造了港口、区位、空间等多位一体的综合优势。这些优势正在有序释放,成为我们新常态下区域竞争的最大优势,成为我们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基础。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持续发力,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就一定会好于去年,盘锦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率先突破。

我们一定深刻理解并用好新常态下盘锦的新机遇、新优势,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推动各项事业行稳致远,不断开创盘锦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一条主线、三大任务、四个转型”的总体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自觉顺应百姓生活新期待,有序释放向海发展新优势,把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持续扩大开放、加强民生保障,有效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着力培育形成全面转型的新动力、新支撑,努力实现有质量的速度、有深度的改革、有福祉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新航程。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努力推动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

各位代表,到今年年底,盘锦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比全国全省总体目标提前5年实现,这是市第六次党代会作出的决策部署。我们要建设的小康,不仅是指标上的小康,还要是生活感受上的小康;不仅在城市里实现小康,还要在乡村中实现小康;不仅在人均上实现小康,还要在个体上实现小康。我们一定全力以赴,集中攻坚,奋力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加快建成一个让全市人民普遍感到幸福、引以自豪、真正的小康盘锦。

围绕实现今年任务目标,我们将切实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上来,依靠市场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挖掘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发展保障改善民生。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落实新一轮东北振兴重大战略决策。集中力量推进兵器集团华锦石化改扩建及30万吨原油码头工程开工建设。抓好40个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存量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北沥润滑油加氢、重汽LNG装备生产改造基地等30个重大合作项目。

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全力抓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沈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等重大政策争取工作,努力纳入国家和省政策支持范围,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实现盘锦全面转型发展,必须以开放为牵引。我们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平台,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中韩等自贸区建设,打造辽宁联结欧亚的重要出海通道,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融入全国全省开放大格局。

借鉴上海自贸区模式,以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更加有利于开放的营商环境,着力构建支撑全面开放的经济新体制。

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快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积极申报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实施关检通关合作,确保3月底前晋升为国家一类口岸,成为国家粮食进出口指定口岸。有序释放综合优势,推进港口功能向陆域腹地延伸、向海外拓展,发展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仓储物流等产业,以港口和口岸拉动全市经济发展。

加大出口基地建设力度。推动更多的盘锦产品、技术、装备走向国际市场,确保地产品出口8亿美元,力争两年内建成2个国家级出口基地、5个省级出口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参与国际合作。

牢固树立开放意识。我们要自觉地把工作着力点聚焦到开放上来,以开放的思维、开放的胸怀谋划工作,用开放的举措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二)开创辽东湾新区建设新局面。今年是新区建设10周年,是新区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我们要进一步凝聚形成举全市之力建设新区的强大合力,要用当年建设兴隆台区的气魄和干劲来开发建设辽东湾,实现新区发展新跨越。

完善提升城市功能。以承办第十三届省运会为契机,全面推进路水电暖气等70项公建工程,启动建设运动员村,健全教育、文化、客运公交等公共服务,完善房地产、旅游、商贸等功能配套,建设现代化生态宜居新港城。

加快推进港口建设。新建续建9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开工建设15万吨码头和航道工程,规划建设10万吨级粮食码头等专业化深水泊位,整合作业区资源,港口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完善集疏运体系,开工建设阜盘铁路,实现沈盘铁路、沈西工业大道盘锦出海通道竣工通车。

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支持长春石化、和运集团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促进宝来石化、瑞德化工等新装置稳产运行,推进忠旺铝材、联成化学、汇福粮油等项目加快建设,启动建设中储粮等项目,着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壮大石化及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

大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复制上海自贸区模式,探索建立新的投资和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启动建设金融中心,加快金融机构集聚和融资平台建设。全面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借助周边城市的资源发展新区,把新区加快建设成为高端要素的集聚区、辽宁沿海开发开放的示范区。

创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创业之城。推进创业孵化基地、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建设,以优质的生活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广泛吸引各地区、各行业创业者来新区投资兴业,打造辽宁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各位代表,辽东湾新区承载着盘锦的未来。我们坚信,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一个全新的港口新城一定会巍然屹立在渤海之滨。

(三)全面深化各项改革。落实市委决策部署,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着力深化具有支撑作用的关键改革,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不断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市粮库、供水企业、公用事业等国资国企改革重组。扎实推进王家农场改革试点,通过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实现国有农场集团化发展。深化国有苇场体制改革,推进苇场公司化经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资源资产资本的有效整合。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实施零基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今后一律不再追加部门支出预算,因不可抗力和重大政策调整确需追加的,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所有支出均由集体讨论决定。完善借用管还相统一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积极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多种投融资模式,激活社会投资,减轻政府投资压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大力简政放权,完善权力清单,制定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加强网上审批平台建设,实现50%以上行政审批项目网上审批。全面实施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制度。加快事业单位、镇级机构改革步伐。完成公务用车改革。

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抓好户籍、社保等配套改革,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开展规划“多规合一”试点。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

(四)强力推进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越是形势严峻,越要主动作为,以更大力度抓招商、抓项目。确保亿元以上项目引进150个,新开工100个,续建232个。

分类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定期分析和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启用实时调度跟踪预警系统,加强动态考核,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竣工率。

加大招商选资力度。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等重点地区,高密度走出去,坚定不移地抓好“市长洽谈日”请进来活动,全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重大项目。建立项目跟踪推进和考核机制,确保招商取得实效。

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创新融资方式,提高运用资本市场的能力和水平,抓好信贷投放、债券发行、企业上市等多渠道融资。严格依法管理土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发展用地需求。

(五)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创新驱动,用全面创新推动三次产业发展更加协调、结构更加优化。

围绕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大力推进工业提质增效。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支持辽河油田、华锦集团、辽河石化等大企业加快发展,稳定经济增长。

提高工业自动化水平。加快智能装备和先进自动化设备的推广应用,鼓励引导规模以上企业率先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主动承接中关村等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打造以盘锦大连理工大学、曙光计算机为龙头的辽东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中蓝电子为龙头的兴隆台科技产业园。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和研发转化基地,抓好陆海研究院、忠旺实验室、和运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发展,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集中科技专项资金,支持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专利发明和关键技术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探索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动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大力实施服务业四年行动计划。提升服务业集聚区集聚效应,6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

推动商品市场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融合发展,加快大洼专业市场集聚区等市场群建设,做大做强辽东湾新区、双台子区电商产业园,完善现代流通市场体系。支持金社裕农公司深化改革,拓展经营网络。大力培育夜经济、总部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

调整优化房地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发展商业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等特色地产。继续办好房交会,支持油田外围职工回迁,扩大市场销售,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深入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建设试点工作,加强水稻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确保粮食丰产丰收。抓好24个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大米、河蟹两大产业,继续办好大米河蟹北京展销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新建设施农业小区30个。把泥鳅鱼产业作为重要的富民产业来抓,构建孵化、养殖、加工、出口于一体的产业链,打造全国泥鳅鱼产业第一市。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规范和加强土地流转,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职业培训、金融服务等保障水平。加快建设双台子河闸除险加固、辽东湾海堤、大辽河综合治理、绕阳河蓄水等水利工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六)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转变旅游发展理念,把发展旅游业与扩大消费、调整结构、促进创业结合起来,拉长旅游链条,形成以旅游为龙头,带动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行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国际重要的湿地休闲旅游目的地。

加快重点景区建设。抓好辽东湾旅游度假区、红海滩旅游度假区、辽河口湿地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打通海上通道,把旅游资源整合起来,提高开发利用水平。

支持金帛海岸、绕阳湾、疙瘩楼度假区等项目加快建设,确保台湾士林不夜城、黄金珠宝城、天沐温泉、二界沟新渔港新渔村等项目建成运营,促进蓝天城体验中心、多乐高娱乐城等项目落地开工,树起旅游业的新形象。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道路、停车场以及水、电等基础设施,加快信息咨询、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家乐、渔家乐等标准化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服务。

丰富旅游产品和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保护和发掘辽河文化、古渔雁文化等特色文化,加快广厦艺术街等项目建设运营,把辽河文化艺术区打造成为北方最大、享誉全国的美术创意产业基地。通过组织体育等各种赛事活动扩大影响。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健体闲”,发展多种业态的旅游服务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办好旅游季活动。降低景区票价,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精心组织好“水上看盘锦”、“空中看盘锦”等系列主题活动。发展壮大旅行社,增加旅游专列批次,启动旅游包机、旅游直通车,加大引客入盘力度,让游客畅游在盘锦、消费在盘锦。

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组织企业、社会力量共同扩大宣传,将盘锦旅游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七)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开展全民创业创新,加快小微企业发展,是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让每个创业者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生动局面。

加强政策扶持和宣传引导。召开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大会,实施壮大楼宇经济、培育小巨人企业专项行动计划,出台更加有力的扶持政策,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加大创业宣传、创业辅导工作力度,厚植创业创新文化,使创业创新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

启动新一轮人才支撑计划,大力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和转型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全民创业、大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加大制度创新力度。进一步削平创业门槛,放开市场准入,加强市场监管,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创业投资的“加法”。

加大融资服务力度。继续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强化担保支持和政策贴息,积极开展助保贷等业务,千方百计解除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加大创业平台建设力度。抓好孵化基地、创业园等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各类创业基地向乡镇、街道拓展,为全民创业创新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八)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宜居乡村建设为牵动推进城乡一体化,是造福全市人民的战略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我们要保持历史耐心,坚持以人为本,把着力点放到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来,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发展。

科学编制和实施宜居乡村发展规划纲要、镇村建设控详规划,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产业发展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引领宜居乡村建设沿着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正确轨道加速前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内主要道路实现黑色路面全覆盖。推进农村供水经营主体的公益性回归,提高服务水平。解决4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推进大伙房水库输水配套工程向农村拓展。建成城乡一体的垃圾收运体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设50个风貌各异的美丽村。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农村燃气普及率达到100%。标准化连锁超市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镇村公办医疗机构实现统一管理。努力在三年内实现全域客运公交一体化运营。推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加快完善镇域服务业体系,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特色旅游等富民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轻工业,以产业发展支撑宜居乡村建设。

实施辽河口发展攻坚计划,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大力推进诚通纸制品项目,加快苇纸一体化步伐。发展特色经济,增强造血功能,把石新镇建设成为休闲观光镇,带动群众走上致富道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抓好生态移民、棚户区改造、社会保障、低保救助等工作,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实现精准脱贫。

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形成辽河油田、盘锦港双核支撑,母城、新区双城发展的城市格局。加快滨海公路绕行线、辽河生态示范路二期等11项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供水、供气、供热、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拓展市县镇三级政务信息网络功能,整合信息化资源,启动建设云计算中心。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完成地下管网普查,建成地下管网智能管理平台。完善地理信息平台。拓展市民卡应用范围。城乡4G网络覆盖率达到98%以上,提升无线宽带接入率,建设“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加大市容市貌、市场秩序等综合整治。加强乡镇街道、村屯社区等基层组织的规范化管理,促进职能转变,提高便民利民服务水平。

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施《盘锦生态市建设规划》。抓好城乡绿化。推进蓝天工程,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全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不低于65%。继续实施碧水工程,持续改善全市主要河流的干流、支流水质。

(九)加强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始终把保障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更加有力地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扎实办好60件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行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完善城乡社保体系。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和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助标准。实施社保市级统筹,加强社保监管。完成两区和辽东湾新区城乡居民医保并轨工作,开展新农合和大病保险“一站式”报销服务。启动省内异地居住人员就医直接结算工作。

加大对困难群体救助力度。提高居民低保、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实施基本医疗救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扩大低收入老人高龄津贴发放范围,健全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对7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造城市棚户区32807户、农垦职工危房19798户。华润热电一期受益居民扩大到85500户。实施70万平方米“暖房子”改造工程。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完善扶贫助学体系,不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因贫失学。

积极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改扩建镇卫生院10所。提高盛京医院辽东湾分院运营水平。实现镇村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开展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及救助活动。免费为1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建成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剧院、科技馆等文化场馆。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进村和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推进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实现社区书屋全覆盖。

认真筹备第十三届省运会,精心举办红海滩马拉松、红海滩自行车骑行、中超联赛等体育赛事,办好第七届市运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建设。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不懈开展安全稳定风险定期评估。加大各类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建立食品药品全程监督追溯信息化平台。扩大优质食材配送范围。加强社会安全管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全民反恐工作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规范犬类管理,整合视频监控系统,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制度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积极支持驻盘部队、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实施少数民族发展惠民工程,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民族关系更加和睦、宗教关系更加和谐。

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抓好防震减灾、人民防空、妇女儿童、老龄慈善、地方志、统计、物价、质监、档案、外事等各项工作。

(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市实施意见,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推进机构、职能、程序、责任法定化,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推进政府运行机制法治化。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确保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强化实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执法行为。

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方式。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优化完善政府绩效考核及相关制度,全面实现政府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健全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大政务督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高度重视司法、舆论、社会监督,使政府工作全面接受群众监督,充分体现人民意愿。

各位代表,当前,盘锦正处在转型发展的攻坚期、爬坡过坎的关键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我们要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动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

我们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攻坚,确保今年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我们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

我们要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

各位代表,盘锦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转型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真抓实干,努力拼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新航程而努力奋斗!

盘锦市政府工作报告(篇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是极不平凡的四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在盘锦发展史上书写了新的辉煌!

(一)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60亿元,是2009年的2倍,年均增长13.1%(按不变价计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8.8亿元,是2009年的2.8倍,年均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1140亿元,是2009年的2.8倍,年均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亿元,是2009年的1.8倍,年均增长16.2%。外贸出口8亿美元,是2009年的2.7倍,年均增长28.7%。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累计完成60.2亿美元,总量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第三。

四年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走在全省前列,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盘锦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二)区域发展开创新局面

——坚持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辽东湾新区在盐碱荒滩上拔地而起,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断完善,长春石化、宝来石化、和运橡胶、渤海装备、合力叉车等项目建成投产,实现港城融合、联动发展。新区已成为辽宁沿海发展最快的重点园区,已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

——港口建设步伐加快,30万吨原油码头建设实现突破,建成10个5万吨泊位,港口吞吐量达到3000万吨。铁路、公路等集疏运体系配套形成,盘锦港成为东北及蒙东地区最近的出海通道。

——5个生态新城全面推进,5个重点工业园区快速发展,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红海滩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高升经济区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县域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区经济迸发出新的活力,两县两区在全省位次大幅前移。

今天的盘锦,以辽东湾为龙头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县区和经济区竞相崛起,一座充满自信、充满希望的港口城市正大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三)用项目推动三次产业跃上新台阶

累计新上亿元以上项目410个,建成投产29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24个,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

1.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6%。引进世界500强、行业100强企业19户,40万吨润滑油、18万吨醋酸仲丁酯、16万吨EPS、15万吨丁二醇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百亿级企业3户,建成2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在全省率先突破千亿规模,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现倍增,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迈出重要步伐。辽河油田、华锦集团、辽河石化等大企业为盘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CP系列钻井平台、卤化丁基橡胶等一批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年均增长20%。

2.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以旅游业拉动服务业发展,形成7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兴隆台中央商务区成为省级服务业示范区,“金廊银带”成为辽宁旗舰型服务业集聚区。温泉产业蓬勃兴起,红海滩风景廊道展现无穷魅力,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6%。鹏欣水游城、大商商业综合体等投入运营。红星国际建材博览中心、中国食品城、蓝碧源五金汽配城建成使用,专业市场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成功举办湿地旅游周、装备博览会、稻米交易会等大型会展活动,城市知名度空前提升。

3.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粮食生产连续10年获得大丰收。益海嘉里、天津宝迪、江西正邦、浙江森禾等一批龙头企业进入盘锦,农业产业化大项目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和土地流转率均居全省首位。河蟹产量保持全国地级市之首。大米河蟹品牌价值大幅提升,北京展销活动取得巨大成功,盘锦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河蟹销售集散地,成为东北稻米交易中心之一。

(四)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1.大城市框架全面拉开。高标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5个生态新城建设全面展开、各具特色,香港东方银座、江苏苏宁、广东美的、珠海华发、北京泛华、广东富盈、上海绿地等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建成区由89平方公里扩大到154平方公里。新市镇建设步伐加快,盘锦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新阶段。

2.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盘营客专开通运营,阜盘高速建成通车,向海大道、中华路、305国道成为盘锦新的发展动脉。盘锦新站建成使用,辽东湾互通立交、环城路、惠宾大街等56项重点交通工程相继竣工,新建、改造道路里程超过1800公里。大伙房水库输水配套工程全线供水,华润城市热电一期工程如期推进,电网改造、城市管网等工程加快建设,基础设施支撑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3.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资源保护成效显著,盘锦湿地成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5.2万亩,新建城市公园15座,全市林木绿化率提高到10.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1%。辽河流域治理成效显著,退耕还河5.9万亩,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17座,辽河干支流水质全部达到四类标准。大力推进蓝天工程,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前列。节能减排实现控制目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盘锦向着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五)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

——完成行政区划调整,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组建辽东湾新区和辽河口生态经济区。

——大力简政放权,累计向县区和经济区下放市级行政权限504项,盘锦成为全国权力下放最为彻底的地级城市之一。

——成立6个特色园区,建立了全新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管理模式。

——创新招商机制,组建市县(区)两级专业招商机构,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招商体系。

——创新融资机制,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全市年均新增融资总量200亿元以上。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土地供应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盘锦成为全国土地管理创新试点市。

体制机制创新释放了能量、激发了活力,在转型发展的实践中,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激情满怀,干劲十足。

(六)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

坚持民生优先,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累计达到431亿元,年均增长29.4%。

——居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17元,是2009年的1.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562元,是2009年的1.6倍。

——居民就业:累计实名制就业27.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下,始终好于全省平均水平。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社会保障:实现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待遇逐年提高。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一体的低保救助,县域低保标准提高1.5倍。

——教育事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重要进展,职业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有了长足进步。大连理工盘锦校区开学运行,开启了盘锦高等教育发展的崭新篇章。

——文化体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红海滩入选《美丽中国》系列邮票,市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红海滩体育中心成功承办“十二运”竞赛项目,全民健身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落成使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医药卫生: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惠及全市人民,在全省率先启动大病保险制度和新农合“一卡通”。高标准建成市中心医院、盛京医院盘锦分院。

——安居惠民:落实保障性住房10.6万套。解决37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新改建街路174条,修缮农村公路631公里。农村校车配备、市民房屋产权办理、公交车辆更新、老旧小区维修改造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人民不断增进福祉、共享发展成果。

(七)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资金、公共资源交易等制度管理,不断加大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深入开展纠风工作,积极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盘锦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绩效考评前列。

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狠抓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平安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盘锦荣获“长安杯”。

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局面进一步巩固。人口计生、妇女儿童、广播电视、老龄慈善、扶贫助残等事业不断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震减灾、气象人防、统计、物价等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回顾四年历程,我们倍感鼓舞!全市上下风雨同舟、砥砺同行,以令人瞩目的业绩,成就了一个辉煌的四年。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团结奋斗,归功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归功于驻盘各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盘锦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工作的时候,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结构调整需要进一步优化,县区工业产业集群规模不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民营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外贸依存度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改善民生任务繁重;软环境建设有较大差距,行政服务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面推进深化改革

各位代表,新一届政府任期的四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是盘锦实现宏伟蓝图的决胜期。今后四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确定的宏伟蓝图,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具有吸引力的国际旅游胜地和世界知名的港口城市,建成让全市人民普遍感到幸福、引以自豪的滨海新盘锦。

实现奋斗目标,关键靠改革。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能做的事情做起,勇于探索创新。

1.推进各类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人才、技术等市场,组建政府服务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中心,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2.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取消企业注册等限制条件,降低创业门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完善项目备案,取消企业投资一般性项目审核制度。先行先试放宽外资投资准入。

3.推进国有企业和公用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组建国有资本运营投资公司。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土地价格。深化水价、燃气价格改革,逐步实行阶梯价格。

4.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整合优化政府内部机构设置,实现一项工作一个部门负责。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政府部门与中介机构脱钩分离,实现中介机构市场化。

5.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明晰行政层级权责边界,做到该向市场和社会放开的领域全部放开,同时强化下放权力的规范运行。

6.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建立政府债务管控机制,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7.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债券、产权交易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利民便民惠民为宗旨,建立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打造信用金融城市。

8.推进对外开放。加强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建设辽宁乃至全国最优的发展区和创业区。创新招商体制机制,建设一支有水平、懂业务的招商队伍。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形成外贸出口的激励机制。

9.推进经济区和园区体制创新。围绕软环境建设,大力推进经济区、各类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全力争取国家批准设立辽东湾综合保税区,纳入国家自由贸易区。

10.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资金配置模式,集中力量支持重大技术攻关。加快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形成以激励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制度、专业技术职称评价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

11.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加强湿地、海洋、河流保护,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建立乡村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2.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农村产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均衡配置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公用设施投资运营,扎实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13.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户籍管理限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和相关制度,让进城落户农民享有市民待遇。

14.改进绩效考核制度。除了继续考核主要经济指标外,要加大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政府性债务等指标权重。

15.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以优良的政风行风带动社风民风。

各位代表:改革是渐进的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以强烈的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依靠全市人民,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三、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盘锦建市30周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优,抓住六个关键,不断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抓发展:发展仍然是解决盘锦所有问题的关键。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抓改革:把改革贯穿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把握全局,稳步推进,始终让盘锦充满活力。

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开放,抓发展,抓民生。坚持力度不减,抓项目、抓招商引资。

抓生态: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和盘锦未来。下决心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在发展中让全市人民享受碧水蓝天。

抓民生:始终把民生放在心上、抓在手中,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全市人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抓落实: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把抓落实放在工作第一位,求实、务实、落实。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外贸出口8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在实际工作中,力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走在全省前列。

(一)加快辽东湾新区建设

全面提升新区的龙头作用,各项工作走在辽宁沿海重点园区前列。

1.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力支持兵器“十二五”项目开工建设,推进长春石化、和运橡胶、合力叉车等项目达产增效,加快北燃新厂、联成化学等项目建设。以更大力度和气魄抓招商,引进一批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临港物流和服务业大项目。

2.港口发展实现新突破。确保30万吨原油码头、25万吨航道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建、续建10个5万吨以上泊位。建成疏港高速,抓紧推进沈盘铁路,加快内陆港和集装箱航线建设,提升港口集疏运和服务功能,港口吞吐量力争达到4000万吨。

3.新城建设实现新突破。以规划引领新城建设,打造具有欧陆风情特色的低密度生态水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大企业大集团推进新城开发,加快瑞唐世贸中心、华源时代城、二界沟渔村改造等项目建设,集聚商气人气,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和旅游热点。

4.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创新园区管理机制,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的绩效考评体系,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创新审批服务机制,更加高效地为企业服务,建设最具活力、最有效率的国家级开发区。

5.要素保障实现新突破。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加强土地管理,抓好未利用地,提高土地产出率。支持大连理工盘锦校区、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培育壮大人才队伍。

(二)全力推进工业发展

把精细化工和能源装备作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五项工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

1.狠抓两大基地建设。

——加快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支持40万吨润滑油、18万吨醋酸仲丁酯、17万吨C5C9深加工等项目达产达效,推进戴纳索丁苯橡胶、胜友顺丁橡胶、飞扬化工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发展高端润滑油、精细化学品、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和工程塑料产业。

——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支持渤海装备、忠旺铝材、奥德燃气等项目加快建设,引进特种压裂车、深水钻井平台等一批能源装备项目,发展石油天然气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临港装备产业。

——深化油地融合,全力支持辽河油田打造“双千”油田。促进辽河石化、长城钻探等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多种经营企业改革发展壮大。

——推动华锦集团、北方沥青等企业加速扩张,以龙头企业吸引项目集聚,向产业链要效益、要竞争力。

2.大力培育县区工业产业集群。工业产业集群是县区发展的支撑。突出专业化、集群化,推动精细化工、石油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工业地产。加强园区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搭建研发、检测、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提高项目的承载能力。

3.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20%以上。推进大连理工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陆海研究院、和运橡胶研究院等企业研发机构发展,支持企业海外并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抓好曙光计算机产业基地等项目,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是盘锦的“短板”也是最大的发展潜力,以旅游业为龙头,加快服务业发展。

1.加快建设具有吸引力的国际旅游胜地。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加快红海滩、辽河口度假区和鼎翔风景区建设。建成恒隆温泉、天沐温泉,加快富盈、海泉湾、海世界等温泉旅游项目建设。开业铂尔曼酒店,推进万豪、君悦等酒店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支持度假型酒店发展。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加强地域文化宣传,办好湿地旅游周、河蟹文化节、冬捕节等活动,推出精品线路,拉长旅游周期和消费链条,千方百计留住游客。

2.加快中央商务区及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兴隆台中央商务区为龙头,突出抓好大连万达城市广场、武汉华氏中华城、左岸文化城、台北士林不夜城、金宝度假城等重大项目。发展夜经济、楼宇经济,推进社区商业、便民商业,每个县区都要规划建设一个有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发挥聚集效应、拉动效应。

3.加快商品市场建设。以大洼商品市场集聚区为龙头,全面推进商品市场建设,完善功能配套,重点抓好红星国际建材博览中心、中国食品城、义乌国际商贸城、博景自由港等重大项目,形成辐射东北的商品交易集散中心。

4.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调整优化房地产结构,加快发展商业、旅游、温泉、养老、教育等可持续地产项目,高度重视规划、质量、环境和物业管理。继续搞好房交会等促销活动。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吸引外地人到盘锦购房、消费。房地产投资增长13%,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1%。

5.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益海嘉里、北京首农、双益公路港等物流项目加快建设,突出抓好辽东湾和双台子两个省级物流示范园区。鼓励支持辽河油田、华锦集团、长城钻探等大型工业企业主辅分离,精心办好装备博览会、食品博览会等大型展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加大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速高升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突出抓好辽宁田园、汇福粮油、香港宏安等1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达到260个以上,农民合作社突破1000家,组建农业专业化服务公司。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率。

2.着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不断提升耕地质量,稳定提高粮食产量。加快发展设施蔬菜,全力支持苇田养殖,抓好每日渔业、碱地蔬菜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生态农业品牌。加强绿色生产,强化疫病防治,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扩大农业保险规模和险种。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用科技推动农业发展。

3.进一步叫响盘锦大米、河蟹两大品牌。走精品路线,推进水稻生产标准化、生态化、机械化,发展大蟹养殖,建设中国北方稻米交易中心和全国河蟹销售集散地。拓展大米河蟹销售渠道。继续办好北京大米河蟹展销会等活动,让盘锦大米河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五)建设生态文明宜居城市

坚持生态统领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美丽盘锦。

1.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生态特色,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的城市格局。注重保留城镇风貌,形成一批特色新城、特色镇。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集中力量建设5个生态新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2.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抓住国家政策支持机遇,用有实力、有信誉的大企业参与改造,尽快完成全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任务,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让棚户区改造成为拉动发展的重大工程,成为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辽宁棚户区改造示范市。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地下管网普查。切实抓好盘锦北互通立交、辽河堤顶路、林丰路大桥等交通工程,加快改造农村路网和城区街路。推进大伙房输水配套工程向乡镇延伸。启动华润城市热电二期,加快辽东湾热电、鹤乡500千伏输变电等工程建设。启动辽河盘山闸改造。进一步完善供水、供气、供热、供电等城市功能配套,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管护。

4.强化生态建设。编制生态规划,严守生态红线。扩大绿色空间,建设城市水系,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加强芦苇湿地水利设施建设,保护好、利用好湿地资源。狠抓蓝天工程,加快气化盘锦,抓好集中供热、大气监测等整治措施。继续加强辽河流域治理,运行乡镇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搞好农村环境治理。扎实有效推进造林绿化。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强化环境监管,从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5.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力度,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形成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展示盘锦的城市风采。

(六)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

抓项目,是盘锦发展的关键。确保项目引进、项目开工和项目竣工实现新突破。

1.全面提升招商质量。更加注重招商选资,主动对接世界500强、行业100强和国内外上市公司,实行点对点招商,全力引进一批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

2.狠抓项目开工。建立市县(区)两级责任推进机制,以项目开工为核心,全面做好审批服务和项目配套,更加主动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确保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竣工,早日达产达效。

3.全力支持现有企业发展。现有企业是现实的生产力。全力支持各类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并购重组、转型升级,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加速壮大民营经济。

4.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创新融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做大做强市商业银行,引进金融机构6家,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抓好国家土地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强化土地节约集约,最大程度发挥土地使用效益。把集聚人才人口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加大金融、经济管理、专业技术等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速人才人口向我市聚集。

(七)全力增进人民福祉

1.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乡困难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就业7万人。优化全民创业环境,增加创业贷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对苇场职工等低收入群众扶贫力度。

2.完善社会保障。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并轨,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险、城乡低保和优抚标准。高度重视养老工作,推进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推进残疾人康复中心加快建设。

3.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垦职工危房改造,支持辽河油田边远矿区职工迁转,下气力解决回迁楼问题。改造新建水热气管网210公里。科学布局公交线路,更新公交车150台。

4.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妥善解决小学、中学建设布局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力争两年实现公办幼儿园城乡全覆盖。深化校企合作,组建盘锦职业教育集团。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让每一名学生都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鼓励支持华发国际学校、富盈国际学校等民办学校发展。

5.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简朴、务实、隆重地办好纪念建市30周年系列活动。办好全国十二届美展港澳台作品展。启动运行少儿科普乐园。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繁荣演出市场。做好中超联赛辽足主场比赛服务,高水平承办辽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6.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强村镇和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400元。继续抓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救治等医疗惠民项目。启动建设市精神病医院。建立严格的全程监管制度,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八)加强民主法治和政府自身建设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政务督查力度,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复议,努力建设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

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工作。加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六五”普法。健全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信访和调解工作体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支持驻盘部队、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努力做好民族宗教、防震减灾、人民防空、妇女儿童、老龄慈善、统计、物价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新一届政府即将开始履行职责,我们一定肩负重任,不负人民的重托。

我们要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用实实在在的业绩,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验。

我们要勇于担当,勇挑重担,主动走进矛盾,解除难题,把发展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打造敢担当、有作为的政府。

我们要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把盘锦发展大业不断推向前进。

我们要廉洁从政,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从严管控财政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厉行节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依法严惩腐败行为,建设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市人民,戮力同心,奋勇拼搏,为创造盘锦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下一页更多关于盘锦市政府工作报告p副标题e

73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