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职场文库 > 求职面试 > 自我介绍 > 教师自我介绍 >

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家园沟通

时间: 小龙 教师自我介绍

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教师所面对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孩子,还有千差万别的家长。那么,教师怎样与家长沟通,才能更好地做好家园沟通呢? 下面小编整理了幼儿教师做好家园沟通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幼儿教师做好家园沟通的方法一:我觉得家长工作源于幼儿。

幼儿是教师和家长之间交流的唯一焦点,无论是教师主动还是家长主动,在两者之间展开的话题都应该是围绕幼儿的一日生活和长 远发展,我们没有必要与家长讨论家长里短,更没有必要评判双方的家庭事件,教师与家长之间,除了孩子这条纽带,不该有太多的接触和交融,因为这非但不利于保证教师角色的纯正,也不利于幼儿正常的发展需要。

在刚开始接触家长工作的时候,我经常有一个误区就是要和家长成为一种无话不谈的朋友关系,我觉得只有这样家长才能真正的信任我,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了解我这个人,他才能认可我的教育行为。但是简单实践之后我发现,这是一种很错误的做法:有的家长从客观上就不可能和教师成为真正的朋友,在他的心理,教师就是教师,家长就是家长,角色分明,分工明确;有的家长从主观上并不真正认可教师,但在客观上表现得很投缘,目的是和老师拉近关系,以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特 殊的照顾,家长的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这其实对孩子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好处,而且对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会起到相反作用。

曾经听过一个类似的案例,一位幼儿教师和班里的一位孩子家长比较投缘,善于搞人际关系的家长经常与教师谈及一些孩子以外的家庭话题,当教师偶然听到这位家长能够买到真正的便宜进口奶粉时,想到自己正在吃奶的孩子,又想到和这位家长的非一般关系,便以打折后的价格定期请这位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带奶粉,突然有一天,教师被这位关系非一般的家长告到了园长室,事因是孩子午睡尿床了,教师没有发现,孩子穿着湿裤子在幼儿园呆了一下午,同时添油加醋的将奶粉事件汇报给园长,事后,教师连争辩甚 至是向家长道歉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解聘开除了。可见,和家长之间特别是与这种家长之间不能有任何利益瓜葛,他不会把教师当成真正的朋友,只是一种利用的对象,和这种家长聊得话题越多越远就越容易堵住自己的后路;有的家长倒是诚心和老师成为很好的朋友了,

但往往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他完全放心的把孩子交给 你,孩子的教育完全成为了教师的责任,这样的结果不但违背了《纲要》中提出的家园共育原则,也容易给幼儿造成一种优越感的心理,不利于其今后的进一步发 展。其实,教师和家长之间还是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距离范围之内的,不冲不撞,不亲不腻,本着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为原则,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找准幼儿发展这一话题,避免利益瓜葛和不正常的人际关系,才最能体现教师的本色和价值,才最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和信任,才真正有助于幼儿正常的适应性的发展。

同时,我深有感触的是,在与家长进行幼儿发展情况的交流时,经常是想不起来孩子一天的表现如何,当家长兴冲冲地问我孩子今天一天表现得怎么样时,我经常是草草的一句“挺好的”,即便是这简单的三个字,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不敢说孩子不好,怕家长面子上挂不住,不敢说孩子很好,怕一日生活中有什么缺点被掩盖,家长发现后觉得教师没有关注到孩子。其实我是对孩子的表现不上心,并不是不关注,是关注了之后不入脑子,也分析不出孩子的表现是究于何种原因,思考不够深入,所以不能很系统全面的向家长做介绍,同时由于是新手教师,我很怕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说错了话,伤害幼儿和家长的自尊心,所以很避讳和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情况。对幼儿的不了解,抓不住幼儿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把握不好幼儿这个焦点核心,我的家长工作从自身角度来说开展起来没有底气!

幼儿教师做好家园沟通的方法二:做好家长工作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战经验。

关于幼儿的问题与家长有话可谈、有理可依,才能使家长信服、承认教师的专业,从而尊重教师的教养方式。 面对家长时能够从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特征,能够抓住特定年龄段的孩子的一些特殊表现,能够唤起家长的共鸣,这样的家长工作才能顺理 成章、水到渠成。由于是新手教师,几乎所有的家长年龄都比我大,而且很多都是长辈级的,从家长的眼神中我能读出一种不信任与不放心,他们更多的愿意与老教 师交流,愿意向老教师询问孩子的一些情况,即便有些时候会向我提出一些问题,我简单的回答和不专业的指导方法也不能使家长完全满意,他们还是寄希望于有经 验的老教师,久而久之,我的家长工作动力没有了,自信也没有了,开始躲避和搪塞家长,总是用“我替你问问唐老师”来敷衍,没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恶性循 环。其实对于这样的现实状况并没有根本的解决方法,功底和经验是需要积累和锻炼的,抓住机会学习是很必要的,一点小小的改变和付出都是可以被放大的。

幼儿教师做好家园沟通的方法三:要用智慧和勤奋来做家长工作。

读懂家长心里,知道家长在想什么,不单纯的迎合家长,也不让家长觉得心里不舒服,这就需要处理技巧。经过在园的学习,我觉得很有必要将家长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类型的家长实行不同的工作方法。对于知识型的家长,可以讨论一些理论的内容,用确实可信的理论依据分析孩子的发展情况,用规矩稳妥的态度面对家长;对于长辈型的家长,要用尊敬的态度、较缓慢的语速以及先报喜后报忧的方式对待,隔代人对幼儿一般都比较骄纵、宠爱,而且长辈级家长思维保守、固执,完全逆反于他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引起冲突和矛盾,不利于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中等阶层型家长,在知识量方面没有知识型家长丰富,在育儿观念方面也存在误区,在这个类型的家长中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发展,但不知道方法,整天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有的家长干脆 就是将孩子送来幼儿园请老师当保姆看孩子,不跟老师交流沟通,不关心孩子的在园表现,对于这两类家长,教师既要耐心的解答家长的问题,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家园共育,也要及时主动地与家长沟通,逐渐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让其认识到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扮演什么角色,并如何扮演。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寻找与不同家长进行沟通的不同方式,并勤于思考和实践,找到与家长交流的最佳方式,为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寻求良好的途径。
 

1.

2.

3.

4.

5.

6.

7.

8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