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职场文库 > 求职面试 > 面试技巧 >

设计师面试问答

时间: 小龙 面试技巧

  对每个设计师求职者来说,求职中除了简历制作,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准备面试,想在面试中有完美的表现,那么面试前对面试常见问题做好准备很重要,以下是小编帮你们整理的设计师面试问答,一起来学习啦。

  设计师面试问答篇一

  1:你为什么要做交互设计师,说说你对这个岗位的理解?

  因为在我经历的项目中,我更多是担任的产品设计的职责,换言之就是除了代码不写,其他从调研访谈、需求确认、原型设计、视觉设计、交互设计我都会参与并负责。国内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往往分工很细,阿里巴巴的产品经理虽然称为 PD(Product Designer),但是可能更多在负责需求分析、文档撰写、项目推进等,具体的产品实施和设计细节,交互设计师会有更全面的接触和贡献。因此,我认为交互设计师是目前最接近我的经历、能力的一个选择。我希望最终能够成长为一个 T 型人才,也就是需要一个专业上的特长,交互是很新、很全面的一个体系,很适合我的发展和兴趣。

  交互设计师在工作中,需要在理解产品需求的前提下构建整体产品的逻辑、基础布局、交互方式和用户体验等各方面的设计内容。从基础产品逻辑上讲,交互设计师要保障产品能够走得通,走的对——需求实现是第一步;从用户体验上讲,要保证用户使用产品无障碍、低成本,用最简洁高效的交互形式实现产品;这不仅仅是摆按钮、画引导线和做原型图这么简单,还需要足够多的调研、体验以及对用户的理解,最终才能与其他岗位的同学合作,完成整个产品的规划、设计、运营和迭代。

  2:你的专业是纯理工科,但又非计算机,为什么选择交互设计方向?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的专业一下子就换了,不觉得可惜?

  大四从百度实习回校后,我正式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我也用近三年的学习经历实际证明自己不是心血来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的每一个实践项目都是自我驱动,这与专业并无关系。多年的专业虽不相关,但并不是对我选择成为交互设计师完全没有帮助的,而我在完成专业内容的同时也坚持对交互和产品设计的学习,它们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3:跨专业来应聘交互设计师,你觉得你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分别举例说明?

  作为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我认为自己的理科逻辑思维和技术背景是一大优势。举例来说,之前在做外卖物流产品时,由于客户端比较多(Android X2,Webview X1),流程比较复杂(点餐、订餐、物流和支付),涉及到的表单和数据处理比较烦琐,当时第一版的界面是外包给一个视觉设计的同学做的,但是做完后团队不是很满意,外观 UI 虽然很棒,但缺乏考虑信息的传递、逻辑的严谨,很多功能的入口不明显甚至缺失,与原型设计不符。之后我重新设计了界面,严格根据项目流程来设计每一个内容,突出重点并加以引导,同时还注意用户的极限操作,这些方面和我自己专业的编程、硬件设计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第二个例子,我在做交互与产品设计的时候,会以很多工程师的方式来设计。比如之前做一个习惯养成产品的任务推送系统,我把它做成了一个 IO 系统,通过流程图描述了控制的输入变量,完整的判断体系,最后得到一个输出结果——推送什么任务,文案是什么,经验等级系统如何安排,这样工程师在开发时能够很容易地理解我的描述。

  跨专业的劣势也很明显,就是没有系统的交互设计基础。第一次做 Web 产品交互设计时,我知道这里的按钮或者 Banner 要突出,但是就是想不到合适的展现方式;我自己做界面设计的时候,经常重复使用一些视觉元素(比如圆形),会让我的设计变得单调乏味;同时我还需要在平时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练习视觉设计、交互设计,体验试用成功产品的设计细节,这些内容如果是专业出身的同学,想必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4:我看了你的作品集,这几年做了有七八个项目,涉及的方向很广,成功的却很少,是否可以认为你的经历很杂,学习不成体系?

  我经历过的项目中,有两个项目小有成功:爱尚黑莓社区目前有近十万的日PV,超过一万的注册用户,是国内最大的 BlackBerry 10社区;随心驿站项目目前已经是稳定运营的创业公司,在我离开团队后还继续和阿里巴巴等企业实现合作,确实给同学们带来了便利。

  我所做的项目确实很杂,这是因为我非设计专业出身,更多是依靠观察现实生活来发现痛点和需求。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我就想办法去解决,仅此而已。所以确实,经历较杂是我的一个缺点,而我现在正在努力强化设计基础学习,学习素描、心理等知识,努力将学习体系化。同时我淡化产品领域的限制,这也是我从产品经理转到产品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做项目,确实很难成功。我与同年龄段的一些达人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确实也是失败的项目居多。但是我觉得失败依然可以给我带来巨大的财富,那就是经验和经历。通过项目,我能很快地从实战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见识,并且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也能主动规避此前的失败因素。我希望在加入工作之后,在前辈的带领下能够做出更多成功的设计和产品,让自己更加专业。

  设计师面试问答篇二

  1:在你的项目中,说说自认为做的最成功/最失败的一个设计?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完成后又有和收获?

  我自认为最成功的一个设计是最近刚完成 Demo 的 Change,是一个习惯养成打卡产品中,限制习惯人数(15人)和虚拟现实结合的任务体系。先说限制人数,在 Change 中,用户可以选择诸如早睡、运动等习惯,每个习惯下都会有多个小组,但是每个小组的用户数都不能超过15人。在设计之前,我调研了很多的竞品,比如种子习惯、健身减肥 App 还有 Same 的打卡频道,我发现他们虽然拥有很高的活跃度,但是在单个用户的状态下,却很少有留言等互动内容。观察国外的『戒酒互助会』等形式,小组成员少、用户接触频繁、有一种真实的小团队的体验,能够强化用户之间的互动。限制小组人数后,我取消了留言功能,改为直接私信,设计鼓励功能,提醒未打卡的用户完成打卡任务,实现团体互助的效果。

  虚拟现实的任务体系思路来源于《游戏改变世界》,将真实的任务(打卡、鼓励其他用户打卡、分享坚持心得)和虚拟任务(小游戏)结合在一起,构建等级经验制度,让用户得到高效的心理反馈,促进习惯的坚持和养成。

  我自认为最失败的一个设计是在外卖产品设计时支付环节的一个『稍后支付功能』。类似于打车 App,如果支付时网络不好或用户不便在线支付,我提供了『立即支付』和『稍后支付』两个按钮,而后者希望用户可以晚一些在条件改善时再支付。但是用户测试后发现,大家往往更加倾向于选择『稍后支付』,甚至会对两个按钮的选择发生疑惑。后来,我取消了『稍后支付』,用户直接退出 App 或返回主界面即等同于『稍后支付』,而如果存在未支付订单,则不能开始新订单,避免了用户的选择,又强化了设计者的期待。

  2:聊一聊你用的最多的一个 App,说说它最吸引你的设计之处,又有何可以改进的方面?

  我用的最多的一个 App 是知乎手机客户端,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功能是,在消息列表滑动到比较下的位置时,不断向上滑动,列表滚动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即便在双击状态栏可以快速回到列表顶部,但是有时我并不需要回到顶部,而是需要回到较前的某一个位置,这个功能可以让我更快地实现这个目标。

  知乎的留言排序是一个不太好的设计。首先评论中的顺序是从旧到新排序的,如果我的一个答案有数百个评论,那当提醒我最新评论时,并不能引导我直接到评论列表的最后(Web 端却可以),结果就是我要手动翻过好多好多页面才能达到评论列表的最后,相当烦琐。

  3:参与的印象最深的一个项目是什么?你在其中担任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

  我参与过印象最深的一个项目,是本科阶段发起的母校『随心驿站』快递配送中心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担任项目 Leader 。

  本科学校有一个特点,800亩的校园不大不小,但是不允许学生在校内骑车。所以,从东区前往西区拿快递成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同时,校园快递纷杂,种类繁多,代理杂乱、领快递也非常不便。再加上,每天门口都是满地的快递,又脏又乱,还必须要在某个时间段来取件,经常错拿或者导致快递损坏。

  以上就是我校的快递背景,也是我发起这个项目的基础。

  最初,我考虑希望能够在校外租一间房,把所有的快递集中起来,并且提供过夜保管快递,让同学们随时可以来取。因为快递都是需要代理费用的,还有房屋的租金,所以我自己筹了5000元,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做这个事。很偶然地,当时在一个团队创业,Leader无意间听到了我的想法,就决定拿来团队一起做。

  首先,我开始写计划书、调研用户需求,并在校内申请场地。

  然后,我开始和快递商谈代理。事后我知道几家快递早就知道了我们的打算,所以一起商量准备抬价。最初,一份寄往学校的快递,我们收下来只能给我们一毛钱,而且短信的钱我们还要自己掏,一来一去相当于出了人力但一分钱也没赚。我采取逐个击破的模式,允许首先谈成的快递入驻校园内,并且承诺推广寄件大部分从我们这里走,同时利用学校保安和城管不允许其他快递在校门口放置快递点。所以,我最先拿下了其中的两家,并自己购置了空调和摄像头,布置场地。

  传统的快递模式劣势非常明显:绝大部分成本全部发生在人工上,具体则是分拣快递和短信发送的过程。我带领团队这样做:

  第一,节约短信成本。开发了平台,接入群发短信业务接口,实现短信群发,相对低价。

  第二,减少分拣流程。开发配套手机 App,集中完成号码录入和网站平台信息同步。

  第三,减少签收流程,实现校园卡 RFID 验证,保证签收可靠性和便捷性。

  项目成果:校内快递店运营一家(已与阿里菜鸟快递达成初步合作),实现盈利,极大改善了校园快递环境。

  设计师面试问答篇三

  1、“你有做过角色建模(persona)吗?”

  测试你的用户研究的基础知识,无论你面的设计岗位是什么,基本的用户研究知识是必须的。但也要注意产品的场景,通常在面向海量用户的产品中,persona的作用并不显而易见。(比如:facebook)

  2、“系统介绍一下你在工作中的设计流程”

  考察你设计提案和设计沟通的能力,设计流程对你来个人说通常是指你如何传达你的设计意图,以及获得支持的过程,而不是简单介绍一下团队的工作流,这是逻辑上的区别。比如:你是否为自己的设计提案设置了内容的优先级与秩序?为参与提案的目标对象设置了他感兴趣的内容?当你在更大范围进行提案之前,是否有邀请团队伙伴帮助你检查提案内容?

  3、“你都做过什么类型的用户测试?”

  考察你是否了解不同类型的用户测试,什么时候应该做定性测试,什么时候做定量测试,以及两者如何结合。知道如何权衡使用小样本量的游击测试与大样本量的远程测试。

  4、“你如何确定你的设计已经‘搞定’了?”

  这个问题比较开放,可以谈一下你如何理解“设计的限制”(项目计划表、预算、利益相关人),用户体验全流程的不同元素(用户研究、用户测试)以帮助你确定是否设计在接近“搞定”。

  5、“在你完成线框图后,你怎么和开发人员讨论(开发人员可能没有设计基础)?”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项目由始至终你都应该和开发人员一起讨论交流(当然也包括其他相关角色),而不是在某个阶段把工作内容传递后就不再过问。

  6、“哪个网站或APP让你觉得做到了好的体验?哪些又是坏的体验呢?为什么?”

  这个问题是希望你展示你对用户体验的理解,面试官会特别在意你在设计时是否有一个重要的、自己坚持的设计观点。举例时避免给一些特别常见的例子,比如微信或苹果,这会让面试官觉得你在背书。

  7、“你最近在读或者读过哪些设计类书籍、博客、关注哪些设计资源?”

  这是一个我自己做面试官时经常会提的问题。我特别希望候选人给一些我意料之外的答案,但不幸的是,很多候选人连这个行业最知名的设计师和设计网站都不知道。

  用户体验领域是一个非常新、发展也很快的行业。面试官期待的候选人永远是那种追求新趋势、理解新技术、并且时刻保持前沿探索热情的人,这样才能保持自己团队的竞争力。

  8、“你在使用什么设计工具和设计方法论?”

  这是一个最普通的问题,通常企业需要的工具技能都在他们的职位描述中写了,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但建议只挑自己最熟练的讲,因为有些面试官会顺便追问一句技术细节,如果临场答不出来会有点尴尬。

  设计方法论涵盖了设计思考、设计探索、用户研究、用户测试、验证设计决策等一系列内容,只选你真正在使用的说,而不是追求名词的花俏。

  9、“你对设计一个全新的产品和已有的产品,有什么不同的经验可以分享?”

  考察你是否理解设计全新产品和成熟产品是需要使用不同的设计方法。比如:设计全新的产品意味着发现全新的、完整的用户体验的机会(通过设计发现和洞察),设计成熟产品则需要改变方式,让设计过程与产品的成熟度匹配,并时刻关注市场的机会点。

  
看了“设计师面试问答”的人还看过:

1.

2.

3.

4.

5.

5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