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蜜蜂网 > 蜜蜂养殖技术 > 蜜蜂品种 >

常见的蜜蜂种类有哪些?蜜蜂有哪些共同特点?

|guangning

  常见的蜜蜂种类有哪些?蜜蜂有哪些共同特点?

  一说起蜜蜂,许多朋友都知道蜜蜂是所有蜜蜂科所有会飞行的群居昆虫,以采食花粉或花蜜为生,可是你知道蜜蜂有多少种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蜜蜂的共同特点

  几乎所有的蜜蜂种类都是群体性母系氏族生活方式,蜜蜂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总是积极采蜜:蜜蜂基本都是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的,采集花蜜却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以工蜂为例:一只蜜蜂平均要采集1100-1446朵花才能获得1蜜囊的花蜜,而在丰富的流蜜期间,一只蜜蜂平均一天只能采集10次,每次往返只能载蜜量约为本身体重的一半左右,终其一生也只能为人类提供约0.6克的蜂蜜,可见蜂蜜生产是十分辛苦的,而集蜜蜂之精华的蜂蜜更是无比的珍贵;

  2.习惯于筑巢:蜜蜂是群居性昆虫,有筑巢的习惯,且蜂巢结构复杂,对于蜂巢的建设地点、时间和结构都是多样性的,一般来说,蜜蜂都喜欢在蜜源植物的开花的季节开始筑巢,为流蜜期的到来做准备;

  3.飞行时有发声现象:蜜蜂飞行时,因为其胸腔中的中胸纵长肌和中胸垂直肌,以及其附着在中胸背板、中胸腹板、第二悬骨相互之间共同快速振动而产生的,这种发生是其飞行时翅膀扇动顺带着产生的,蜜蜂是没有专门的发声器官的;

  4.有明确的分工:蜂群是由着明显的职责分工的,蜂王负责产卵繁殖后代,雄蜂负责交配,而工蜂负责采集花蜜、喂养幼虫、建造蜂巢和抵御入侵等等工作;

  5.完全变态性:蜜蜂是属于完全变态性昆虫,其生长过程需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大阶段,受精卵会发育成工蜂或蜂王,区别就在于发育成蜂王的幼虫会一直使用蜂王浆,而工蜂幼虫就只能食用花蜜或花粉,而未受精卵只能发育成雄蜂,同样食用花粉或花蜜。

  常见的蜜蜂种类

  中华蜜蜂

  【介绍】简称中蜂,又称中华蜂、土蜂,是我国本土独有的蜜蜂品种,普遍来说,北方的中蜂体型比南方的中蜂体型稍大一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蜂农饲养的中蜂大约超过200多万群,基本占据全国蜂群总数的三分之左右,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蜂工蜂的腹部颜色根据地区差异不同而有所不同,有麻黑色的,有偏黄色的,甚至还有其他的颜色分布,而蜂王基本上只有枣红色和黑色两种,雄蜂基本上一般为黑色居多。

  【分布】中蜂主要分布在除新疆以外的各省区,以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区最为集中。

  【习性】中蜂具有造脾能力较强,喜欢新脾,爱啃旧脾,对蜂螨和美洲幼虫腐臭病等有较强的抵御能力,但易感染囊状幼虫病,易受蜡螟危害,在缺蜜或受病敌害威胁时特别容易弃巢迁居,进而发生分蜂和盗蜂的现象,中蜂群势小,有条件的蜂农会采用中蜂双王群的养殖模式。

  【特征】中蜂有飞行敏捷,嗅觉灵敏,出巢早,归巢迟等特点,每天采集的时间比其他蜂种都要长,比较善于蜂巢周边的零星蜜源,因中蜂的众多特点,非常适合我国山区定点饲养。而在体型方面,一般工蜂长约10~13mm,雄蜂体长11~13.5mm,而蜂王则要大一些,体长约13~16mm。

  意大利蜜蜂

  【介绍】简称意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品种,属黄色蜂种,意大利蜂具有产卵多,采集能力强,产蜜能力强,分泌蜂王浆能力强,能维持大群,分蜂性弱等诸多特点。

  【分布】原产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

  【习性】意大利蜂性情比较温顺,一般不乱跑乱动,也不会所以蜇人,我国的意大利蜂基本引进自日本。

  【特征】意蜂的体型比黑蜂稍小,腹部细长,吻较长,长约6.3~6.6mm,腹部颜色鲜明,而腹部背板前部则有黄色环带,但分布不均匀,颜色深浅不一,意蜂的绒毛一般为黄色,这在雄蜂上特别容易分辨开来,绒毛短,覆盖范围宽且密,但相比中蜂,意蜂抗病能力较弱,对蜂螨的抵抗能力也较弱。

  东北黑蜂

  【介绍】东北黑蜂是在优越的自然隔离环境中,通过自然选择与人工所培育的中国唯一的地方优良蜂种。其各项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世界四大著名蜂种(欧洲黑蜂、喀尼阿兰蜂、高加索蜜蜂、意蜂),是其它蜂种不可比拟的,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极其宝贵的蜜蜂基因库。东北黑蜂可维持大群,适应大箱饲养(75公分长、宽、高各50公分)

  【分布】东北黑蜂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饶河县的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习性】东北黑蜂抗寒性强,抗病性强,性情较温和,不怕光。

  【特征】东北黑蜂春季育虫早,蜂群发展较快,分蜂性较弱;采集力强,既能利用椴树、毛水苏等蜜源大量生产蜂蜜,又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节省饲料;定向力一般,盗蜂性强;泌蜡能力强等特点。

  喀尼阿兰蜂

  【介绍】简称喀蜂。喀蜂有许多的亚种,如喀尔巴吁蜂、安纳托利亚蜂、乌克兰蜂和马其顿蜂等都被认为是喀蜂的亚种。喀蜂是世界上四大(欧洲黑蜂、意大利蜂、喀尼阿兰蜂和高加索蜂)最著名而富有经济价值的蜂种之一。喀蜂在我国也是受养蜂工作者欢迎的一个蜂种,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是典型的黑色蜂种。

  【分布】喀蜂的原产地位于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南部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南斯拉夫),基本上以马其顿和整个多瑙河流域(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范围为主。

  【习性】喀蜂繁殖较快,特别是在春季,但易分蜂,在外界缺少蜜源时可以主动控制产卵。喀蜂采集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越冬性能好,节省饲料,泌浆力差。

  【特征】喀蜂工蜂背板上有棕黑色绒毛带,有些腹部有棕色环或斑,蜂王黑色略带黄色。

  新疆黑蜂

  【介绍】新疆黑蜂别称:伊犁黑蜂,是欧洲黑蜂的品种之一,是适应了新疆气候和蜜源特点的一个优良黑蜂品种。在-30℃以下的寒冬里能安全越冬,在8℃的气温中还能到野外采蜜。飞行高度大,采蜜半径大,可采集到海拔1800~2500m的松花蜜,性情凶暴,不易驯养,故其蜂蜜等产品尤为珍贵,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

  【分布】新疆黑蜂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新源、特克斯、尼勒克、昭苏、巩留、伊宁和布尔津等地。

  【习性】新疆黑蜂对伊犁当地的气候和蜜源已完全适应,其工蜂采集能力较强,尤其是钟爱于草原蜜源植物,能充分利用零星蜜源。

  【特征】新疆黑蜂体型大、叶长、采集花蜜能力强、抗病、抗灾适应性强,抗孢子病虫能力和抗甘露蜜中毒能力强于其它任何品种的蜜蜂,而新疆黑蜂所产的蜂蜜具有含糖量高,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酶等丰富的营养成份。

  西方蜜蜂

  【介绍】简称西蜂,是蜜蜂属中型体中等的一种,是目前世界最普遍的蜂种。西方蜜蜂起源于欧洲、非洲和中东,后由于欧洲移民和商业交往,引入世界各地,在过去的3个世纪里,人们见证了西方蜜蜂被引进所有的可居住大陆,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主要饲养的、用于生产的蜂种。

  【分布】分布广,形成众多的地理亚种,形态和生活习性变异很大。总的来说,蜂王、雄蜂、工蜂分化明显。

  【习性】西蜂现处于野生、半野生或家养三种状态。在自然界中,西蜂是穴居式,工蜂在巢口扇风时,头向内,起到抽气机的作用;雄蜂房凸出,盖平;具采胶性能。

  【特征】工蜂体长12~14mm,第6腹节背板上无绒毛带;后翅中脉不分叉;唇基一色;前翅长8.0~9.5mm;喙长5.5~7.2mm。

  沙巴蜂

  【介绍】沙巴蜂最初仅发现于亚洲的加里曼岛(马来西亚),型体中等,为蜜蜂科蜜蜂属中的一种独立的品种。

  【分布】主要分布于马来西亚沙巴州。

  【习性】沙巴蜂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与东方蜜蜂相似,其工蜂体色为红铜色,腹部第1~6节背板基部各具一条宽而鲜明的银白色绒毛带,在吸蜜腹部膨胀时,明显可见。

  【特征】沙巴蜂在洞穴内营巢,造复脾,一般离巢时间为下午16点~19点之间。

  绿努蜂

  【介绍】绿努蜂原发现于马来西亚的沙巴州绿努山区,在中国广州地区也有发现,可以驯养为饲养蜂种,也是当地的传粉昆虫之一。

  【分布】马来西亚的沙巴州绿努山区。

  【习性】绿努蜂生活在海拔1700m以上的山区,穴居,在树洞里营造复脾蜂巢,可驯养为饲养蜂种。,当胡蜂接近巢口时,守卫蜂腹部上举,臭腺外露,当胡蜂接近巢口时,守卫蜂腹部上举,臭腺外露。

  【特征】绿努蜂工蜂体长10~11mm,体色较深、多为暗黑色,当地又称“黑色蜜蜂”,其鉴别特征为后腿从基节到跗节末端呈棕色。

  苏拉威西蜂

  【介绍】苏拉威西蜂是国内不常见的一个蜂种,原产于印尼的苏拉威西群岛,以及菲律宾部分地区,为蜜蜂科蜜蜂属的一种蜜蜂,体型中等。

  【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群岛和菲律宾。

  【习性】苏拉威西蜂喜群居,且蜂房封盖内没有类似东方蜜蜂的茧子,也没有类似的小孔,一般婚飞交配时间为下午,集中于14:00~18:00间,喜造复脾。

  【特征】苏拉威西蜂体形比当地的东方蜜蜂稍大,唇基和足略带黄色,工蜂体长约11mm,体色也较东方蜜蜂浅,通过综合形态分析,两者差异较显著。

  总结:蜜蜂的种类丰富,特征明显,其习性及分布也根据气候环境不同而不同,同时蜜蜂也是有益于人类且有经济价值的昆虫,可根据所处环境来选择适合自己饲养的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