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蜜蜂网 > 蜂蜜 > 蜂蜜知识 >

市场上六七成的蜂蜜都掺假 蜂蜜市场遭遇信任危机

|OK蜜蜂网

日前,市民赵女士来到齐鲁晚报编辑部,向记者讲述了她购买蜂蜜遇到的头疼事儿。赵女士说,她多年来喜欢喝蜂蜜,原来都是在南方工作的孩子给自己邮寄纯正的荔枝蜂蜜。去年年底孩子辞去了南方的工作,回到聊城创业,自此之后她就一直在城区街头或者超市里购买蜂蜜喝。可她总感觉买到的蜂蜜不对,无论是从色泽还是味道都不像是纯正的蜂蜜,不仅如此,这半年时间她的血糖还因为喝蜂蜜而升高了,因此她怀疑自己此前买的蜂蜜都是勾兑过的。

市民>>哪儿能买到真蜂蜜?

市民赵女士现年60岁,平日里很喜欢喝蜂蜜,一直以来老人身子骨也很硬朗。据其介绍,老人的儿子原来在福建工作,每年都会给她邮寄纯正的荔枝蜂蜜,老人喝着也不错,“蜂蜜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还能润肺止咳,因为常年喝蜂蜜,我的身体一直不错。”

去年年底,赵女士的儿子辞去了南方的工作回到聊城,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喝过原产福建的荔枝蜂蜜。由于喝惯了蜂蜜,赵女士只能从城区街头或者超市里购买蜂蜜喝,城区在售的多以洋槐、枣花蜂蜜为主。一开始,赵女士总觉得自己买的蜂蜜无论是色泽还是味道都不大对,“我原来喝的多是荔枝蜂蜜,可能花粉不同味道也不一样,所以也没有在意。”

半年时间过去了,赵女士一直喝自己买的蜂蜜,可这段时间里她的身体出现了各种小毛病,其中最让她头疼的就是血糖过高。“我原来血糖很正常,平时除了喝蜂蜜基本不吃糖食,可蜂蜜是单糖,不会让人发胖,而且也不会致使血糖升高。”赵女士开始怀疑自己这半年来买的蜂蜜存在掺假现象。

走访>>市场所售蜂蜜真假难辨

近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超市,在振兴路一家超市内,在售的蜂蜜种类众多,有枣花、洋槐等多种,除了传统的蜂蜜外,还有益母草蜜、玫瑰蜜等,500克装的蜂蜜价格多在19元至上百元不等,销售人员称这些都是纯正的蜂蜜,没有添加任何其它成分。

记者发现,价格较为便宜的蜂蜜外包装上多写着“调配蜜汁”、“蜂蜜含量≥50%”等字样,工作人员表示,这些也都是正宗的好蜂蜜,只是添加了一些食品添加剂而已。走访中记者还发现,虽然市面上不少“蜂蜜”的外包装上都标示着“天然”、“原生态”等字样,但仔细查看产品配料表却发现,其中不乏标示含有“葡萄糖”字样。同时,记者还看到,在售的蜂蜜绝大多数未标明蜂蜜的具体成分及含量。至于新国标中涉及的蔗糖含量,更无从提起。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对蜂蜜的价格很是困惑。市民王女士说,她经常买蜂蜜喝,但她一直不明白的是同种蜂蜜不同品牌价格差距十分大。“蜂蜜的成本应该差不多,同样的蜂蜜价格不应该差那么多。”

业内>>在售蜂蜜勾兑很普遍

“目前市场上六七成的蜂蜜都是假的。”一位业内人士称,目前蜂蜜掺假和假蜂蜜已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缺乏专业知识的消费者根本无法识别。现在掺杂使假现象非常普遍,假蜂蜜比真蜂蜜还像蜂蜜,透明无杂质,而且永远不会结晶,对蜂蜜缺乏专业知识的消费者被外包装和外观吸引,加上这种“蜂蜜”成本极低,价格又便宜,卖得很火。

据介绍,在养蜂技术专家及蜂蜜技术行业的业内人士看来,蜂蜜造假由来已久,手法多样,而且不断翻新。截至目前已知的造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个是在蜂蜜生产期间用白糖或者糖浆直接喂养蜜蜂,二是往蜂蜜里大量掺入糖浆等较低成本的糖类,三是往蜂蜜里加入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添加剂,用“蜂蜜制品”伪造“蜂蜜”,四是在同为真蜂蜜的情况下把价格低的掺入到价格高的当中以次充好。

业内人士称,由于假蜂蜜的泛滥,真蜂蜜一直受到冲击。不但销售不畅,价格也难以回归到蜂蜜价值,有时候甚至低到白糖的价格,严重挫伤了部分蜂农的养蜂积极性,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市场上“假蜜驱逐真蜜”的现象出现。

爆料>>蜂蜜掺假成本很低

据业内人士介绍,此前最早进入造假者视野的是玉米糖浆以及甜味素,从近五六年开始,大米糖浆逐渐成为国内蜂蜜造假中添加的主要成分之一。如果不通过专业仪器和检测设备,一般消费者根本无法辨识。

而使用糖浆制造假蜂蜜,其成本要明显低于真蜂蜜。用果葡糖浆生产“蜂蜜”,每吨大约4000元,而蜂蜜价格因产地各异,一般在2万到4万元每吨,因而假蜂蜜的利润相当可观。此前曾被曝光的某蜂业公司掺假方式就十分隐蔽,通过在洋槐蜂蜜中至少掺了60%油菜花蜂蜜。“这样下来,既可不容易被发现掺杂现象,也让蜂蜜的生产成本被压缩,企业就可获取明显更高额的利润。”该业内人士表示。

此外,市场上每斤只卖10多元的普通蜂蜜,多是用大米糖浆、白糖或果葡糖浆等勾兑而成的。以油菜花蜜为例,今年散装的收购价格每斤在8元左右,市场价一般在15元以上;而洋槐蜜,去年的收购价格每吨在2.3万元左右,进入商场超市后,每斤售价如果低于35元就不太合理了。

提醒>>消费者需区分“蜂蜜”和“蜂蜜制品”

2011年4月20日,国家卫生部发布《GB 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10月20日起,这一标准正式实施,并代替2003年和2005年出台的蜂蜜国标。记者查阅新国标发现,与2003年的蜂蜜国标相比,它修改了范围,增加了蜂蜜的定义,将原料要求改为蜜源要求,并明确了主要的有毒蜜源植物品种名称,修改了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标,增加了污染物限量和兽药、农药残留限量,以及嗜渗酵母计数要求等。

新国标规定了蜂蜜的含义,即“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融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由此可知,蜂蜜是天然物质,而经过化学工艺加工或添加其他物质的只能称为“蜂蜜制品”,不能称为“蜂蜜”。新国标适用于“蜂蜜”,而不是“蜂蜜制品”。

新国标对蜂蜜的感官要求进行了规定。规定称,蜂蜜应具有特有的滋味、气味,无异味,常温呈粘稠流体状,或部分及全部结晶,不得含有蜂蜜肢体、幼虫、蜡屑及正常视力可见杂质(含蜡屑巢蜜除外)。

新国标还明确指出,100克蜂蜜中至少应含有60克果糖和葡萄糖。桉树蜂蜜、柑橘蜂蜜、紫苜蓿蜂蜜、荔枝蜂蜜和野桂花蜜的蔗糖含量要小于或等于10克/100克,其他蜂蜜则要求小于或等于5克/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