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职场文库 > 应用写作 > 读后感 >

安德的游戏心得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所谓心得就是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安德的游戏心得怎样写才正确?接下来给大家整理安德的游戏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德的游戏心得篇1

寒假里,我终于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这本我早已心驰神往的书——《安德的游戏》。

先介绍一下,这是一本科幻小说,作者是美国科幻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对于作者,喜欢科幻小说的读者们一定对他很熟悉,而安德的游戏无疑是卡得最优秀的作品之一。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这本书的主人公——年仅十二岁的少年安德维京。他不算强壮,过于淳朴善良,所以常常被人欺负,还常常吃亏。但无论如何,天才就是天才,无论别人如何打压他,攻击他,他终归有破土而出的一天。同时,安德生活的时代,地球和外星的虫族发生了一场大战,虽然战争得到了暂时的平息,但虫族无时无刻不再酝酿着反-攻,而地球与他们的实力实在是天差地别,一旦新的战争爆发,人类就将无可避免地全体覆灭,除非人类能找到又一个拿破仑一样的军事天才,才有一丝胜利的希望。于是,世界各地的天才们便都被召集起来前往太空学校进行异常艰苦的训练。安德凭借自身出众的军事天赋,很快从中脱颖而出,但这也意味着安德必须面对比其他人艰苦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压力。自从他登上前往太空学校的飞船后,教官们为了培养他独立的品格,断绝他依赖别人的想法,他的教官们就刻意让所有的人孤立他,诽谤他,欺负他,使他陷入彻底的孤独境地;此外教官们还与所有人都与安德为敌,每一场游戏,都是极不公平的——无论安德的对手如何作弊,安德都不能输,并且,游戏的难度,压力,突变性一次比一次大,安德幼小的心灵也面临着一次又一次常人根本无法承受的考验!虽然安德也痛苦,焦虑,彷徨,但是,天才就是天才,他抵挡住了一切现实与心灵的风暴,并最终打败了虫族。

然而,安德本性是个淳朴善良的孩子,他所做的一切反抗,都是无心的,是大人们强加给他的,当他得知虫族因为自己而集体毁灭时,他的内心陷入了深深的忏悔之中,最后,当全人类都在欢庆战争的胜利时,安德却自我放逐,将自己的余生在太空中永久地漂泊。

安德的游戏心得篇2

科幻小说是我的最爱。《安德的游戏》这本书便深深地吸引了我。它讲述了安德被上校选中,进入了战争学校。聪明勇敢的安德很快在学校名列前茅,被调到火蜥战队。安德作为一名新生,遭到了队长邦佐的排斥。很快,邦佐把安德调到其他战队。经过一场场模拟战斗和电脑游戏,学校领导对安德刮目相看,学生们也对安德羡慕嫉妒恨。翻来覆去的换战队,使安德结识的朋友越来越多。最终,安德成为了队长,队员都是他的朋友们,他们共同对抗虫族,拯救世界。

曾经打败过虫族的马泽·雷汉成为了安德的教官。在马泽·雷汉的训练下,他们战胜了虫族,成为了终结者。

这本书奇幻,奇幻于虫族和宇宙中的学校。这本书情节跌宕起伏,跌宕起伏于安德的遭遇。这本书激动人心,激动人心于每次模拟战斗时惊心动魄的场面。

这本书,人物的性格分明。机智勇敢的安德,善良的华伦蒂,百发百中的佩查,机智的豆子,狡诈的格拉芙,心狠手辣的邦佐以及虐待生命的皮特······

白纸黑字,却仿佛上映了一部好莱坞大片。栩栩如生的人物,稀奇古怪的思维,跌宕起伏的情节,让整本书活了起来!每一章都催人奋起,每一章都有声有色,每一章都运用了各种手法,让人身临其境,好像旁观者一般。

这本书,让我产生许多思绪:我可怜安德不满八岁就参加战斗,我气愤邦佐处处针对安德,我佩服华伦蒂小小年纪红遍网络,我祝愿打败虫族后安德有美好的青春······

一本书,好人和坏人,好品质和坏品质,都并存着的,才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安德的游戏心得篇3

电影《安德的游戏》让这套小说在国内迅速火了起来。很难说,在电影播出之前,有多少人留意过这套作品。惭愧的是,我也是看完电影之后,才知道“安德的游戏”原来是一套小说。

相比小说,很难去评价电影的好坏。毕竟小说本身有太多内容很难用画面呈现,而电影又相对更接近普通观众。于是电影在某种意义上,用了讨巧的方式,将书中所有与思想相关的内容都删除了,单单留下游戏与战争这条主线。

《安德的游戏》塑造的是一家当中三个天才儿童的不同人生:老大彼得,智计无双,却偏天性残暴;老二瓦伦蒂,聪慧灵巧,却善良温和;老三安德,是二人的中和。就像瓦伦蒂形容的那样,安德与彼得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瓦伦蒂就是硬币。一枚硬币不能只有正面,或者反面,更不能没有材料本身。作者对于三个天才儿童的未来铺设,看上去令人不太舒服,却是最合理的。彼得最后成为了地球的领袖,安德打赢了虫族战争,瓦伦蒂则成为了一名学者。政治、军事、知识,三个人类最看重的东西,体现在了三个孩子的身上。

为什么大人没有选择彼得或者瓦伦蒂呢?书中的解释,是彼得过于残暴,不懂善良;瓦伦蒂过于善良,不懂杀戮。只有身为老三的安德,才是最理想的人选。但如果从政治、军事、知识的方面考量,大人的考虑是没有错的:彼得代表不需要善良的政治,聪明却无法被操控,甚至容易遭受反噬;瓦伦蒂代表知识,聪明却没有行动力,毕竟知识是大脑的工作;而安德则不一样,他的性格是最适合成为操控者的。大人们需要天才儿童去打赢一场星际战争,但他们不希望这个天才拥有太多自主。无论彼得还是瓦伦蒂,他们都会反问为什么,而安德则不会。

当彼得要求瓦伦蒂与他一起操控世界的时候,读者应该明白了:彼得注定是生来领导别人的。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说的那样,有些鸟儿,注定是关不住的。这是他的天性。

在书中,只有瓦伦蒂是真正自由的。彼得无法控制自己操控别人的渴望,安德无法控制别人操控自己的命运,只有瓦伦蒂明白,她才是那个可以操控别人,而不受影响的人。因而最终,当彼得成为众人目光中的领袖,安德背负死者代言人的责任后,只有瓦伦蒂轻松摆脱操控,自由选择与安德一同离开,去过只属于他们的生活。

安德的游戏心得篇4

在书中,有一处情节是让我深有感触的。

在战斗学校,安德刚加入时被战队长邦佐欺负,邦佐有着丰富的格斗经验,想要击败他相当困难。于是安德选修了他原本并不擅长的“个人格斗”课程,并勤奋练习。最终,在跟邦佐决斗时,战胜了强大的对手,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这段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安德不畏强权并战胜压力努力奋斗的拼搏精神,也让我想起一次体育课发生的事。有一次,我们班男生正在踢足球,正是兴致勃勃的时候,有几位高年级的大哥哥想来抢占我们的球场。比我们高出两个头的大哥哥踩着我们的足球,手指指着我们“队长”的鼻子说要我们去篮球场踢。一开始,我们都吓住了。乖乖地站着听哥哥们的“教训”,但,当我们听明白了以后,心里都腾起一股捍卫自己权益的火。尽管面对着高大的哥哥们,我们的“队长”首先开口说明白我们今天的活动权益,场地今天轮到们四年级的同学使用,我们先在这里踢足球的。看到“队长”如此不畏强权,据理力争,我们大家也战胜了对哥哥们的敬畏,一起挺起了胸膛,表示我们有在这个场地活动的权益。

最终,我们的无畏、敢言、敢争取让高年级的大哥哥们无功而返。我们快乐地踢完了球赛。

我想这正是书中安德的精神在我们生活中的体现。虽然我不能像安德一样拯救人类,但是我也可以学习这种精神,通过不断训练自己,增强自己的勇气和能力,更好地保护自己和所爱的人。

我喜欢《安德的游戏》这本书,因为它让我体会到生为男儿该有的勇敢、奋斗和爱;知道了只有不畏强权和压力,努力奋斗,达成目标才能保护自己所爱的人。

安德的游戏心得篇5

《安德的游戏》故事设定在不久的未来,可怕的外星虫族入侵地球,人类在付出伤亡数千万的代价下赢得胜利,为了抵抗虫族的再次入侵,人类选拔十来岁的少年到一个外太空的游戏基地进行训练,以游戏模拟虫族进攻来培养少年们的战术和战略,作为抵抗虫族再次入侵的最大。

我没有查到当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安德的游戏》面世后的西方国家的社会反响和业内评价,但“少年游戏天才拯救地球”曾几何时太像一个儿童故事的设定——满足少年梦想的英雄情怀。但在全球电子和网络科技空前发达的今天,这种构思可就不是闹着玩儿的了。电子科技发展起来以后的游戏,早期的街机游戏,到单机游戏、网络游戏,一度是成年人眼中令青少年玩物丧志的洪水猛兽,这种情况随着新世纪以来各种电子竞技作为正式比赛开展而有所改观,但游戏毕竟是游戏。

其实游戏是一种足以深刻影响人类未来的文化,尤其是网络游戏,每一个玩家面对的不仅仅是电脑屏幕,而是屏幕背后聚集了千万个真实玩家的虚拟空间,而虚拟空间本身除了奇幻色彩的设定之外,所有玩法、升级、战略都需要极高的策略意识、团队意识和应变能力,谁说这些意识和能力在现实中是不需要的?游戏教给青少年的,可能是中国教育都一直缺失的。那么,在游戏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他们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就接受了远比前人高级的竞争训练,他们从少年时期就开始模拟如何在竞争或者斗争中生存下去并且团队配合作战,他们的未来是很可怕的。

当然,你可以反驳说,为什么有些人玩游戏却玩物丧志?就像很多人读《红楼梦》只当琼瑶一样的言情小说看一样,这是没办法的事。

《安德的游戏》最伟大之处,在于在上世纪70年代就看到了科技发展的这种趋势,即未来是属于游戏一代的。小说中的安德(Ender)是一个11岁的男孩,天生具有强烈的战斗意识,从一起到太空基地受训中的孩子中脱颖而出成了指挥官。太空基地训练的方式是模拟军事化训练,将虫族的文明形态、战斗力和作战模式量化分析,然后一步步教一群十来岁的孩子如何战斗。

对于这帮孩子来说,对战争的认识是从游戏开始的,因此他们理解非常快,而且更纯粹。甚至当他们以为还在进行模拟战争的游戏的时候,就已经在实际的战争中了。未来的战争中,他们不用体会到炮火连天枪林弹雨,视野开阔、反应敏锐、洞悉敌我军情和心理做出判断下达命令,即可一战功成。

安德的游戏心得篇6

小说《安德的游戏》主要讲述的是少年游戏天才被成年人政治利用,赢得了对虫族的战争。电影保留了这部分的主题又强化了安德这个游戏天才非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中的孤独感,尤其安德在知道了哈里森福特饰演的上校真正的目的和计划之后,十分痛苦,在成年人眼中,战争中获得胜利是最重要的,而在安德眼中,“赢得胜利的方式是最重要的”。

在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中精灵般纯真亮相的英国童星阿沙·巴特菲尔德饰演的安德很有说服力,虽然比《雨果》时有了很多少年成长中的青涩气息,但他将清醒、纯粹而勇敢这几种元素融合得很不错。这个时期的少年心思简单直接,全身心投入战争训练中时心无旁骛,而政治阴谋上,人类在少年时期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成年之后的老谋深算,举世无双的少年“救世主”安德的游戏天才被利用。

导演加文胡德十分看重战争前后安德的心理,他对姐姐的`思念、在团队中被另眼看待都强化了他天才的孤独感,同时在保留一个巅峰在望的英雄内心的情怀。在这个不完美的、被利用的救世主背后,影片试图表明,人类最纯粹、敏锐的感知、理解、思考和应变能力是在少年成长时期,而过了这个时期,人类就要学习太多不那么光明的社会斗争经验了,这是人类成长的悲剧。

173296